政策春風下,特色小鎮正逐步成為眾多房企入局并爭奪的下一個風口。據鳳凰產業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近50家品牌房企搶灘特色小鎮。其中特色小鎮被認為是城鎮化的重要組成元素。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推進特色小鎮發展,綜合考慮了城鎮化、民間資金的投資引導、文旅產業發展等因素,對于培育新產業和提升城鎮居住品質有積極的意義。很多房企也積極參與此類項目,既看到了此類產業的市場機遇,也為其轉型提供了一個較好的平臺。
但嚴躍進也同時提醒,打著特色小鎮的概念旗幟而進行“圈地”顯然也是部分房企的心思,這必須杜絕,“同時房企盲目且過于自信地上馬‘高大上’小鎮項目,容易使土地資源閑置和特色小鎮缺乏吸引力的問題出現”。
健全孵化資金保障體系
“科技小鎮計劃是一個挑戰,廣東沒有一個企業和政府能夠完整地實現這個理念,對我們做房地產的,更難。”去年8月,碧桂園“產城融合戰略”發布會現場,鮮少出現在公眾面前的碧桂園董事會主席楊國強意外現身,為公司計劃五年投資千億資金的“科技小鎮”項目背書。
從企業經營的角度出發,一線城市土地荒,倒逼碧桂園管理層即時調整發展策略。借由“科技小鎮”項目全面進軍產業融合領域,碧桂園得以借助政府政策支持,獲取深圳等一線城市周邊優質低價土地,并在后續運營中持續獲得穩定的現金回報。
為此,碧桂園同期設立了產城發展事業部,并在今年6月成立產城融合發展中心,以推進特色小鎮建設。今年5月17日,碧桂園首個“創新小鎮”—總投資約300億元的潼湖創新小鎮,在惠州破土動工。
與此同時,為了解決特色小鎮巨大的資金缺口。時代周報記者從產城發展事業部獲悉,接下來,碧桂園將聯合政府、國內外風險投資等,成立園區產業基金,健全孵化資金保障體系。此外,碧桂園還聘請帕拉丁地產基金作為其財務顧問,帕拉丁除了將為碧桂園土地投資提供表外資金、負責對接平安集團旗下公司外,還將利用資本市場運作,盤活碧桂園資產或為集團融資。
建立產業聯盟
“想要發展特色小鎮,必須明確小鎮的特色產業,所生產的產品受眾是面對城市還是縣城,然后選擇這些受眾無法自行生產或開展具有強烈的且充分的市場需求的產業。”北京市政府原副秘書長張玉平在安仁論壇上表示,特色小鎮規劃建設過程中,有必要根據各地區的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加強功能融合,避免目前千篇一律的一條街,避免單一產業的共質競爭和發展限制。
新城控股副總裁歐陽捷也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國家層面扶持1000個小鎮,省級政府就會扶持100個,各省轄市政府再各自扶持幾十個,全國將有多少特色小鎮平地冒出來呢?中國容得下這么多的特色小鎮嗎?這么多的特色小鎮還有特色嗎?段先念對此也承認,城鎮化建設不能“千鎮一面”。
為此,華僑城提出要將安仁古鎮建設成匯集博覽、會展、演藝、文創、商業美食、教育、影視、健康養生、生態農業、生態宜居等十大產業為一體的新型城鎮。據《人民日報》報道,過去一年,華僑城在安仁古鎮成功舉辦安仁雙年展、成都旅游美食節、成都兒童音樂節等,打造公館沉浸式演出《今時今日是安仁》,形成了先生博物館、安仁樂道美食街、華·公館、錦繡安仁現代花卉農業博覽等全新產業和品牌。
華僑城還表示,特色小鎮項目在業態方面存在相通之處,“各項目公司要在各行業廣泛尋求具備雄厚實力的企業,達成互相協作和資源整合的合作關系,建立地產、旅游、酒店、美術館、博物館等多種產業聯盟,以促進城鎮化(特色小鎮)項目推進過程中的業態對接 。”
與華僑城“產業聯盟”類似,隨著碧桂園產城業務的不斷加碼,其“朋友圈”也在不斷擴容。時代周報記者援引億翰智庫研報,從合作伙伴的性質來看,其“朋友圈”包括:以思科、富士康、奧林巴斯為代表的科技企業,以中科院綜合研究中心、清華大學為代表的科研機構等。
“分工合作是必須的,碧桂園有優勢,我們也有不足,尤其是產業板塊。”碧桂園產城發展事業部總經理向俊波說,我們會為每一個科技小鎮找到一個主導產業,并為每一個科技小鎮引入一到幾個龍頭企業。
本文轉載自時代周報,作者胡天祥,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