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逛街時,吳小姐在奢侈品牌Louis Vuitton的櫥窗前站了很久,各種手袋、風衣、高跟鞋都是她所向往的。她踟躕不前,不好意思進店。恰好在微信朋友圈,吳小姐也收到了Louis Vuitton品牌的信息推送,這吸引了她的注意。“原來我也是奢侈品大牌的潛在客戶啊!”吳小姐心滿意足地給廣告點了個贊。
一天之內,吳小姐的很多朋友都給廣告點了贊,相信Louis Vuitton品牌方也很欣慰,線下沒有聯系上的23-37歲、追求精致生活的年輕消費者在線上的社交網絡還是被他們所吸引,他們似乎看到了進駐中國電商和社交網絡的希望……
近日,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也發布了《2017年中國奢侈品電商發展報告》(下稱《報告》)。《報告》中顯示,中國已經成為奢侈品第一消費市場,中國奢侈品電商也穩步發展,在各大電商平臺和社交網絡上,23-37歲的年輕人是消費的主力軍。
玩轉社交網絡 奢侈品牌擁抱數字化 中國奢侈品市場達千億規模
在朋友圈看了奢侈品牌廣告后,吳小姐在微信中還有“新發現”:一向高冷的奢侈品牌Celine開通了公眾號,并上線了小程序。11月14日,一直抗拒著互聯網的奢侈品牌Celine做出了這一舉動,這對該品牌來說是一個新的轉折點,因為此前該品牌曾宣稱在網絡上過度地曝光,或在網絡上輕易地獲得商品,會使其品牌變得廉價。
其實今年,Dior、Burberry、Longchamp等奢侈品牌紛紛入局小程序,這已不是新鮮事了。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助理分析師余思敏表示,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更多中國的消費者愿意花費一定的資金購買價格高昂的奢侈品商品,但是一些二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者卻沒有了一個渠道,而奢侈品品牌利用社交平臺可以更好地宣傳自身品牌,讓更多二三線城市的中國消費者了解和購買奢侈品商品。
各大奢侈品牌紛紛進駐中國電商平臺,開通微信公眾號,上線小程序是為哪般?《報告》中的大數據告訴我們:巨大的中國奢侈品消費市場讓奢侈品大牌眼饞。《報告》中提到,2016年中國奢侈品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1200億元,較2015年的1130億元相比,增長了6%。從消費情況上來看,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國,中國消費者也逐漸認識并接受奢侈品,對其消費需求也在不斷增加,中國奢侈品的消費市場潛力巨大。
23-37歲年輕人最愛買奢侈品
線上購買線下服務 奢侈品牌也玩“雙線”
正如吳小姐體驗到的,奢侈品牌也體會到了市場在變化:消費日趨年輕化,門店客流過少,消費理念改變。因此《報告》指出了中國奢侈品行業的發展趨勢:以新的設計以及新的營銷方式來迎合年輕人群多變的“口味”;掀起“關店潮”,在減少門店數量的同時進行現有門店改造,以大店和旗艦店來吸引消費者;更重要的是,奢侈品牌集體試水電商。比如:雙11期間,國際名表泰格豪雅在一個電商平臺上一天的銷售額就超過去年的一個月。
在微信公眾號了解過后,吳小姐也在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上逛起了一些奢侈品牌的線上店。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走進線上旗艦店。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奢侈品電商市場規模達到了573.5億元,與2015年的465億元相比,增長了80.2%。而今年的9月22日,奢侈品電商寺庫從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也足以說明奢侈品電商在蓬勃發展。
最終,吳小姐在天貓平臺上買了一款Furla品牌的手表,因為這款線上線下同款的手表現在打7.8折,還享受分期免息優惠。據數據顯示,2016-2017年奢侈品電商消費者主要集中在23-37歲這一年齡段。但余思敏表示,目前奢侈品電商為了搶占用戶流量,大多以促銷、閃購、打折等形式進行,注重打價格戰,折扣過多,容易將奢侈品品牌本身價值貶值。
本文轉載自每日商報,實習記者鄧一鳴,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