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房地產整體遇冷,這讓潘石屹也積極思考SOHO的轉型之路。近日,潘石屹再出大招,推出SOHO 3Q眾包平臺, 希望通過“眾包”的銷售模式把共享式辦公空間SOHO 3Q更快推廣出去。他還透露,近日SOHO將與BAT其中的一家,以及比SOHO大十倍的房地產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共同推動創新空間眾包平臺的發展。
11月15日,SOHO 3Q眾包啟動儀式在望京SOHO舉辦。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為首批8家3Q聯盟代表頒發證書,包括趕集快租、優辦、遠行地產等。SOHO中國首席技術官葉萌介紹了全新3Q眾包銷售理念。
攜手BAT、房地產大鱷推寫字樓租賃眾包平臺
搜狐財經了解到,3Q眾包,可以理解為房地產銷售市場現有的“全民經紀人”概念,該模式鼓勵所有個人和公司加入3Q銷售網絡,成為3Q伙伴和聯盟。借助互聯網的力量,3Q伙伴/聯盟通過手機端代客下單,客戶支付成功后,合同租金金額的8%將返還3Q伙伴/聯盟賬戶,傭金閃電到賬。
潘石屹強調,“眾包的方式,從表面上看可以動員所有人參與其中,無論你在什么地方,從事什么樣的職業,你都可以起到橋梁的作用。不僅參與的個人和機構可以通過自身服務會獲得經濟利益,也可以讓社會上的資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但更為重要的是,眾包的模式會培養人們的創新能力、學習能力,這正是未來社會形態中所需要的。眾包的模式也會培養人們分享、誠信、團隊合作、可信賴這些寶貴的品質。”
據介紹,SOHO 3Q自今年2月面世以來,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共享空間,受到創新者創業者、以及各行各業的廣泛追捧。最初,SOHO 3Q的租賃周期以周為單位,但是,隨著業務的發展他們發現,實際的需求是碎片化的,潘石屹說:“最大的需求是小時的需求,主要以培訓為主的,一節課就是一個小時,他有五六個學生到3Q里面,就租一個小時。而且這些人的需求是人家上班的時候他不來,人家下班了他就來了,晚上、星期六、星期天,這不就把我們閑置的資源利用起來了嗎?”
潘石屹介紹,SOHO 3Q一直在探索房地產出租與互聯網結合的新模式:從O2O預訂下單,到無底價競拍,到大客戶定制,再到3Q眾包模式,每一次新嘗試都是對傳統模式的顛覆和突破。預計到2015年底,北京上海兩地的3Q工位將會突破10,000個。2016年更會突破40,000個。SOHO中國為此準備了1.6億元的傭金。
依靠互聯網發展SOHO輕資產模式
在接受搜狐財經采訪時潘石屹表示,今后SOHO會更多的考慮輕資產模式,近年來,很多城市,從一線到三線,到處都能見到蓋到一般停建的工程,以及建好了閑置的房屋,即使是對于以租用寫字樓為主的SOHO,也有大量閑置的辦公空間。這對整個社會都是巨大的浪費。所以,SOHO近兩年來在買地方面已經比較謹慎了。
潘石屹透露,今年SOHO中國原本打算在麗澤商圈再買一塊地,“約40萬平方米土地,總的投入80億人民幣,我猶豫了半天,要不要拿這塊地,最后我們還是沒拿,就是覺得那樣資產模式太重了,不能把資源和資金充分利用起來。所以可能有很多人覺得SOHO最近怎么不拿地,是不是賬面上沒有錢,是不是負債率太高呢?正好相反,我們的負債率現在是全中國上市公司里面負債率倒數第二名,萬科比我們好,我們經負債率是25%,賬面上的現金夠買得起中國任何招拍掛的一塊地,但是我們沒有拿那塊地。我認為,在今天的情況下,輕資產模式還是一個發展方向。”
潘石屹解釋道,輕資產模式不是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投了,他理解輕資產模式就是更有效。他強調,“今天做任何事情要更有效都要跟互聯網結合,不跟互聯網結合,你不可能完成這個事情。”
市場巨大的碎片化租賃需求給SOHO 3Q帶來了巨大的工作量。潘石屹用一張圖現場算了一筆帳:從原來出租平均面積2000平方米,到一張桌子8平米,從原來三年租到小時租,工作量上升了350萬倍。這對公司來講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所以我們專門成立一個別的公司沒有的部門——SOHO實驗室,這個部門負責人是來自高德地圖的副總裁葉萌,現在他的職務是SOHO中國CTO。葉萌介紹,眾包形式古已有之,最早的揭皇榜,皇上、大臣干不了的事召集天下英雄能人解決,就是這種形式的原始形態。高德地圖能將全國各地的門牌號都收錄進來,也是靠著眾包完成的。如今葉萌帶隊40余人,這在SOHO中國算是比較大的部門,他們的主要人物就是讓SOHO更互聯網化。
潘石屹說:“SOHO中國發展的過程當中,我們知道我們的長項在哪兒,我們對資金的控制、監管,我們的設計能力,我們的建設能力,這些無疑都是我們的長處。可是我們的短處在哪兒?就是對互聯網的認可,對互聯網的理解、認識不夠深入。而今天你做一個輕資產,必須和互聯網結合。我給葉萌的任務就是成立這個40多人的SOHO實驗室,一個月要出一個互聯網的產品,一個產品一個產品的做,有可能是實驗室里面做了兩三個產品出來不能用,不要緊,要不斷靠創新,不斷依靠互聯網來把這個輕資產的模式發展起來。”
本文來源于搜狐財經,作者魏喆,圖片源自網絡,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