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萬科召開電話會議,董秘朱旭向投資者介紹2017年12月銷售情況,同時對全年銷售業績進行總結。
或許是關乎年終,因此與往期的電話會議相比,朱旭此次言論更為謹慎,除了介紹已披露的銷售業績、土地情況,對萬科、印力聯合財團收購凱德20個購物中心一事進行說明外,對于拿地毛利率、貨值、在建及未開工面積等則以“不方便透露”或者“還未測算”等言辭進行回應。
但這并不影響市場對萬科的關注,在過去的一個月內,這家龍頭房企以單月合同銷售金額622.3億元,全年累計合同銷售金額5298.8億元的成績為2017年劃下完美的句號。
土地市場上的表現也頗為亮眼,朱旭介紹,2017年萬科通過招拍掛、并購及合作等方式累計獲得220個房地產項目,總建筑面積4868萬平方米,權益面積2877萬平方米,應付土地權益金2203億元;同時獲取54個物流地產項目,總占地面積達418萬平方米。
5300億銷售解碼
2017年下半年,萬科曾多次在電話會議上發出“年末沖量”的預警,而實際行動發生在最后一個月。1月3日公告的數據顯示,12月單月,萬科合同銷售面積453.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71.9%,環比上升97.4%,合同銷售金額622.3億元,同比增長165.9%,環比上漲79.1%,成為全年銷售第二高的月份。
在單月超600億的助攻下,萬科全年累計實現合同銷售5298.8億元,同比增長45.3%,成功逆轉恒大,位列銷售排行榜第二位;合同銷售面積3595.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0%。
電話會議上,朱旭將12月份銷售額大幅上漲歸結于推盤與客戶認購率的上升,她介紹,12月是萬科推盤最多的的月份,同時客戶認購率超60%,為全年第二高的月份。
從銷售增長來看,12月份,以南京、寧波、徐州、天津、合肥、沈陽、長春等城市上海區域及北方區域銷售環比增長最大,南方區域次之,中西部區域增長較為緩慢;而從土地面積來說,中西部區域占比最大,北方區域次之,隨后是南方區域,上海區域占比最少。
銷售亮眼外,土地市場上的進擊身影同樣引人注目,最后一個月,萬科共獲取26個房地產項目,總土地面積約213.4萬平方米,總計容建筑面積約524.7萬平方米,權益建筑面積約276.9萬平方米,權益價款177.8億元。
截至2017年12月,萬科累計新增220個項目,合計總建筑面積4868萬平方米,權益面積2877萬平方米,應付土地權益金2203億元,平均樓面價7655元/平方米,撇除收購廣信資產包帶來的影響,平均樓面地價則為每平方米5000元多。
拿地方式也呈現多元化,朱旭介紹,在萬科獲得的220個項目中,公開招拍掛獲取128個項目,股權并購79個,剩余的13個則通過權益合作獲得。
測算發現,萬科2017年拿地金額占銷售比例超50%,電話會議上,有投資者質疑加大擴儲是否因貨值不足,朱旭回應稱,拿地金額占銷售比上升的主要原因在于收購“單價高、面積大”的廣信資產包,同時強調萬科“審慎投資”。
不過,朱旭也承認,進入2017年,隨著土地競拍對自由資金、自持比例的要求逐漸增多,公開土地市場門檻隨之增高,與此同時,融資成本也在不斷攀升,占據更多資源的大型房企擁有更多優勢,行業整合的趨勢也更加明顯。
朱旭稱,在此背景下,萬科將會一如既往保持謹慎投資戰略,根據銷售回款情況,測算未來盈利水平,實行項目跟投,以此確保拿地安全性,同時她表示,萬科不會把太多的錢壓在土地上,“因為會降低ROE水平”。
萬科商業與長租野望
循例介紹銷售業績以及新增土地情況后,朱旭還特意對三天前萬科、印力聯合其他財團收購凱德旗下20個購物中心進行說明,這一舉動也顯示出萬科對商業板塊的重視。
對于收購原因,朱旭解釋稱,商業地產是萬科轉型城市配套服務商非常重要的部分,印力作為萬科商業運營平臺,在管理規模上追求的是“數一數二”。
她介紹道,此次收購的購物中心,平均建筑面積約為14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95萬多平方米,交易完成后,將全部交由印力運營,由此,印力管理面積已超過1000萬平方米,進一步擴大萬科在手的持有性商業運營規模。
朱旭進而指出,20個購物中心中,大部分的項目本來就是由印力和凱德共同開發,基本都位于城市核心商圈,印力對項目有長期的觀察、了解,因此對后期的運營有一定的保障,也有助于引入凱德的商業人才。
不過,朱旭也坦誠,這種持有重資產的商業運營模式,成本是比較高的,因此萬科也希望通過金融+商業的輕資產模式加快商業物業的發展。在這方面,萬科和印力此前均有嘗試,包括組建商業地產投資基金,發行CMBS進行二次融資等。“未來,萬科會積極借鑒、嘗試。”
除此以外,對于近期處于風口的長租業務,朱旭也作出進一步的介紹稱,萬科自2014年便已開始發展租賃住宅,至今已持有3萬間集中式公寓,連同未開業公寓達10萬間,出租率達95%以上,但她也指出運營中的困難。
“如果以重資產的模式持有,自有折舊等方面的成本會比較高;如果純粹做輕資產運營,后期就無法享受到資產增值帶來的收益,”因此,萬科也希望未來金融政策能在相關層面上有所突破,準許發行REITs,實現商業地產及租賃住宅的資產證券化。
本文轉載自觀點地產網,作者曾劍萍,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觀點,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