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業板塊一直蠢蠢欲動的萬科終于出手了。
1月5日,印力商用置業聯合萬科企業、Triwater,通過各自旗下全資子公司聯合與凱德集團全資子公司凱德商用達成協議。印力集團早前已被萬科以128.7億元的價格收至囊中。
根據協議,三方將聯合收購凱德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凱德商用在中國國內的20家購物中心項目公司的100%股權并承接相應的負債,交易價格為17.059億新元(83.65億人民幣)。
據了解,此次出售完成后,凱德在中國擁有、管理49家購物中心,其中約一半位于商業綜合體內,在北京和上海分別擁有、管理的商業地產項目有8個。
而印力在全國持有或管理的商業項目數量將達到120家,管理面積1000萬平方米,管理資產規模逾800億元人民幣,遍布中國58個城市。
商業地產都從來不是萬科的核心業務,王石甚至在一次公開演講中稱:“如果有一天萬科不走住宅產業化的道路了,我即使躺在棺材里,也會舉起手來反對。”然而,新上任的萬科接班人郁亮在商業地產領域的雄心壯志卻一直未曾熄滅。
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郁亮曾在2017年中期業績會上提到,在萬科未來10年版圖業務中,最核心的業務房地產開發和物業服務仍舊保持穩定發展,另外有機會做得很大,可以朝數一數二的目標發展的優勢業務則包括兩項:一是印力的商業地產開發和運營,二是物流地產。
凱德的公告中顯示,出售的20個購物中心里,僅有一處位于一線城市,為北京翠微路的凱德MALL,其它19個都位于二三線城市,包括南昌、德陽、東莞、重慶、成都等。
打包出售資產,凱德方面稱并非為了“甩盤”,相反而是希望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優質的項目中。對于萬科而言,商業地產領域缺乏標桿項目、規模上不去一直是其難言的痛點。
萬科集團高級副總裁、印力董事長兼總裁丁力業表示,“伴隨中國城鎮化進程持續加快及人民對美好生活日益增長的需求,我們充分看好商業地產存量市場的價值空間。此次收購凱德成熟資產項目持有公司的股權,符合印力的發展戰略。”
印力方面稱,他們看中的是二三線城市的發展潛力,這20個城市都在印力六大城市公司范圍之內,印力想擴大規模,搶占線下資源很有必要。
公開資料顯示,印力此前有過改造舊購物中心的先例。2014年底,印力聯合黑石集團收購了哈爾濱、南京、武漢等9個城市的9個商業項目,改造成“印象”系列,其中包括沈陽的萬達廣場。當時的對價是每個項目約6.66億元。
此次交易的20個購物中心,總對價為83.65億元,平均每個項目4.18億元。對印力來說,此次20個項目的交易相對2014年那次的成本更低。
業內人士分析稱,總的來說這筆交易就是“各取所需”。從凱德方面來看是急于出手二三線城市的存量項目,持續押寶一線市場。而萬科方面,印力早前與凱德合作一直很緊密,對于二三線城市所蘊含的潛力比較看好。萬科在商業板塊的大刀闊斧地擴張沒有首選一線城市,一是缺乏合適賣家,同時也不乏試錯的成本太高。
印力董事長兼總裁丁力業稱此次股權交易之后,凱德的原有團隊將會被保留。據悉,這一股權交易的完成仍需取得中國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管審批,預計在2018年第二季度有望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