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把控二三線和鄉鎮市場的OPPO也在進行渠道優化。
2017年12月24日,OPPO首家超級旗艦店在上海淮海中路正式亮相,該店面積約500平米,定位與蘋果的Apple Store 類似,展示自家所有產品的同時銷售產品。
在門店設計上,大面積的玻璃幕墻、飛在半空中的鯨魚及占3/5區域的石頭,與常見的街邊店形成鮮明的對比。
不止OPPO,蘋果Apple Store、華為、小米之家等手機品牌都越來越熱衷于在購物中心內開店,開店策略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品牌升級、高坪效成渠道轉型主因
無論是北上廣深,還是四五線城市和鄉鎮,OPPO綠色的門店形象幾乎隨處可見,近年來的市場占有率更是呈現爆發式增長。
公開資料顯示,OPPO已經布局了全球30個市場,擁有六大海外研發基地,并在2017年保持了全年的穩定增長。
此次開業的OPPO旗艦店,裝修風格高端,打破了已有的觀念,營造出類似蘋果Apple Store 的氛圍。對此,OPPO副總裁吳強公開表示,OPPO的分銷扎根已經非常深了,但在一線城市的品牌影響力、號召力和其他區域市場還存在差距,開設旗艦店是為了品牌升級,不追求零售意義上的坪效比。
而在深圳南山區萬象天地開出首家旗艦店的小米之家,以米家生態鏈產品和小米手機增加用戶停留時間,增多用戶在店內花錢的可能,側重于打造高坪效的店面。
這一點也取得了相應的成果,官方數據顯示,截止到2017年10月31日,小米之家全國200多家門店累計吸引客流3200萬人次,年坪效27萬元。其創始人雷軍在上海國際商業年會上說,小米之家的坪效位列全球第二,而排名第一的是坪效約40萬元的蘋果零售店。
實際上,蘋果零售店也是最早在購物中心內開店的品牌。2008年,中國首家蘋果零售店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開業,憑借著高坪效、高吸客能力,蘋果迅速在全國布局,蘋果官網顯示,蘋果公司目前在全國14個城市開了41個零售門店,僅上海就占據了7個。
自此,華為、小米、OPPO紛紛進駐購物中心,開啟渠道轉型之路。
手機品牌將持續開出線下體驗店
實際上,手機連鎖品牌也在積極進行渠道優化和產品調整,國內第二大手機連鎖品牌樂語便是典型的案例。
據悉,樂語全國門店已經超過2000家,其中街邊店數量接近500家,未來這一比重將控制在10%以內,積極布局大賣場和購物中心渠道,并將在手機品類上拓寬智能數碼、健康娛樂等產品來提升門店SKU和消費者的連帶率。
在此背景下,手機陣營似乎從硬件比拼轉向了線下旗艦店之爭,這也促使它們不斷開出新店。
以OPPO為例,目前有1萬多家專賣店,加上授權店有25萬家。而在吳強看來,前期快速擴張,導致品牌管理做得不細、不夠深入。所以需要不斷整改,不斷優化渠道,并計劃在深圳和廣場接著開超級旗艦店。據悉,第二家OPPO超級旗艦店將于2018年落戶深圳。
不過,這并意味著OPPO放棄了其他門店模式。據OPPO官方說法,未來線下體驗店將涵蓋在一線城市的超級旗艦店、OPPO直接管控的專賣店和旗艦店、及終端門店,甚至已獲準在印度設立專門零售店。
同樣加速在線下布局的自然少不了小米,據報道,雷軍還給小米之家定下小目標,2018年年底500家,2019年1000家。
至于手機品牌旗艦店能否成為未來購物中心標配,還將有哪些手機品牌開設旗艦體驗店,筆者也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