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通推出的便利店“媽媽菁選”
快遞公司堅持要“碰貨”由來已久,以順豐為例,從嘿客到順豐優選,再到現在的無人貨架,最直接的目的是用商流帶動物流,將其物流設施變現。
除了順豐優選,早在前兩年電子商務開始大行其道的時候,幾乎所有快遞公司都有“出血”試水電商的動作:中通優選、圓通媽媽商城、韻達“優遞愛”,可惜都未與主業務產生協同。
近兩年,便利店開始火起來。作為線下一個重要的物流節點,連接了B2B和O2O即時物流,其背后的流量是龐大的。當C端競爭已成紅海,B端的流量將大大攤薄前期的物流投入,由此成為阿里與京東的又一個戰場。
一個店養三年 快遞公司等得起嗎?
12月7日,周四,一包肉糜、一瓶酸奶、一包蝦仁、五花肉賣完了;
12月8日,周五,兩桶4升的桶裝水;
12月11日,周一,一箱純牛奶、一盒朝天椒、一個白心柚,沒有蒜苗和紅腸;
12月12日,周二,三桶4升的桶裝水;
12月13日,周三,兩盒特價雞蛋。
這是12月群名“大美萌”的客人在小區樓下便利店內的購買清單,她是圓通“媽媽菁選”便利店線上下單比較頻繁的消費者。不同的是,她通過微信群下單,售貨員在半小時內會送上門。但店里的品種較少,庫存很淺,下午四點多五花肉就賣光了,沒有蝦米只能用蝦仁代替,干辣椒沒有朝天椒也湊合。盡管如此,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小區成員對社區便利店有極強的依賴性。
在群里,店長會不定期以現場拍照的方式推送新上架的商品信息,諸如一瓶8.8元的可樂和一提紙巾,都可以送貨上門。
除了買菜,最近一個月“大美萌”在群里“寄”了兩次快遞,只需在群里喊一聲或@一下群主,店員便會上門收派快遞,不過只能寄圓通。
這個群是便利店“媽媽菁選”的線上微信群,這是今年8月圓通速遞推出的便利店品牌,其在上海的唯一一家實體店位于普陀區一高檔小區深處,界面新聞記者按圖索驥,費了一番周折。
據店員介紹,媽媽菁選的門店面積在50平方米左右(包括倉庫),產品種類約600個,包括常見的零食飲料、生鮮糧油、蔬菜肉類等產品,與其在社區內的定位符合,還可以寄快遞、代收快遞。
第一次“純跨界”便利店,圓通非常謹慎,便利店的招牌也并未體現圓通色彩。只是在該便利店的墻上,貼著圓通快遞業務的宣傳單,提醒消費者還可以寄快遞;店內沒有專門的貨架放置快遞,只是在便利店門口的空地上,臨時性地堆放著一些快遞包裹,店員表示要寫該便利店作為收件地址,暫放的快遞絕對不能過夜,因為空間不夠。
根據此前報道,負責媽媽菁選的圓通商貿團隊于今年5月剛剛建成,核心成員來自沃爾瑪、家樂福、永輝等傳統商超企業。甚至有媒體稱,媽媽菁選打通了線上線下營銷系統,已和阿里控股的生鮮電商平臺易果生鮮達成合作,附近居民可通過易果APP下單,20分鐘送貨上門。
在店內,店員邀請記者掃碼加入該便利店的微信群。截至發稿前,該群共有51名成員,除了工作人員全為該小區住戶,群成員增長速度緩慢,在一個月內增加了10個。
便利店根據定位分為兩種,社區便利店和商圈便利店,為避免對強大的連鎖巨頭競爭,新玩家都選擇以社區為主。
從這家小區中的媽媽菁選可以看出,派收快遞的功能被弱化、社區服務屬性更強,更想爭取社區O2O市場,其利用微信群這一渠道效率較低,但是門檻低,只需要“掃一掃”,并且成本遠遠低于運營一個電商平臺。
圓通涉獵線下零售要追溯到2016年,將最后一公里放開網點限制,個人可申請加盟“媽媽驛站”,即網點下一級配送站點,具有收派快遞的功能。圓通將對門店統一改造,并提供軟硬件的培訓。后來為店鋪增收,加入少量的零售功能。今年上半年,在“媽媽菁選”之前,圓通曾小范圍試驗“圓通媽媽店”,正式將便利店與快遞相結合。
據一位知情城配從業人員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今年5月圓通在浦東開了三家媽媽店,均位于小區附近,以日用產品為主,店內一邊墻為專門的快遞貨架。
除了圓通,最開始試水應該是2014年5月順豐開啟的嘿客店。其利用快遞網點或者社區門店將順豐優選落地,試圖以此打通線上線下客流,形成閉環。但2016年,部分嘿客因虧損被關閉,另一部分則更名為順豐優選,并開始招募加盟者,才改以加盟模式開拓社區市場。
對于快遞公司開直營便利店,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便利店行業有其特質,比如市場培育時間長、需要規模化效應,只有便利店規模化之后,才能分攤巨大的成本:“單店肯定是虧損”,加盟模式或直接與現有主流便利店合作都是解決方法。
如果采用全直營的方式,邊際成本高、擴張時間長,上述業內人士總結道:“一家店需要三年養!”
在便利店的成本中,人力和場地成本占到運營成本的80%以上。以一家50平方米左右的單體便利店為例,日常運營中的成本大概為:房租一萬五、五個值班員(兩班倒)工資兩萬、10個采購員、電費五千來算,每個月的運營成本為4萬。
這還不算前期投入和物流投入,包括店鋪裝修、貨架等硬件設備、采購人員、倉儲費用、配送車輛和人員費用,算下來要達到盈虧平衡時,每天的營收應達到8000元,以平均客單價15元來算,每天要達到533單。
綜上,小規模的店群難以達到計劃的毛利率,只有通過兩種辦法解決:火爆的生意和高利潤率的產品,快遞公司做過的母嬰店、進口產品店、生鮮店,原因便在此。
當便利店“連鎖”之后、規模化之后,上述成本將被分攤,有30%的降低。包括公用的采購人員和物流設施、硬件設備的議價等等。
“客情”(生意)不好,導致銷售額低,便利店無法通過預測來控制庫存,導致庫存淺、SKU少,無法與其他便利店競爭。“媽媽菁選”約有600種商品,順豐優選約400-500個,而一家7-ELEVEn能提供的SKU有2000多個。
一家連鎖便利店集團成長需要7-10年的培育,對于沒有便利店基因的快遞公司來說,采用2-3年的經理人運作,跨界帶來的難度巨大。
據順豐借殼上市時公布的數據,順豐“已剝離業務商業板塊”自2013年至2015年虧損分別是1.26億元、6.14億元、8.66億元,相加虧損16.06億元。報告稱虧損主要是“自2014年開始集中鋪設線下門店所致”。
從一開始的與便利店戰略合作加入代收快遞的功能,到自己做便利店。從2010年開始,各家快遞公司都有不同程度地涉及便利店。
制圖:習曼琳
從上表看出,各家快遞公司都沒有放棄過上述便利店業務,并斷斷續續嘗試了多種業務形態。以中國郵政為例,面對隨著傳統郵政業務逐年萎縮,營業廳客流量不斷減少與場地租金的上漲,曾通過合作、授權、加盟等多種方式涉足過零售業務,依托于大規模的郵政網點的基礎設施,附加便利店功能。
以“都市管家”為例,“都市管家”服務網點由郵政集團深圳市分公司聯手市社保局、天虹商場建造,根據郵政網點的業務量情況,重新規劃營業廳及臺席配置,將富余的場地與天虹商場進行有機整合,開設24小時便民服務店,降低了營業廳的成本。
此外,中通招股書顯示,2015年12月,中通以1200萬美元(約人民幣0.78億元)的高價取得小麥公社7.45%的股權,照此算,當時小麥公社已估值達到10.5億元。小麥公社以整合校園快遞進行統一運營開始,類似菜鳥驛站的功能,隨后加入電商功能。
商流帶動物流:街邊小店背后的物流
不知不覺間,便利店開始“稱霸”街角,越來越多的街角店面被便利店取代。不過,在不愁客流的便利店領域,也有一條“鄙視鏈”。
這幾天每天打烊后,小軍(化名)會騎一輛共享單車去周邊的24小時便利店逛逛。冬天晚上十點的街道和便利店都是空蕩蕩的,他匆匆走進一家羅森,直奔飲料區。很快,他找到了那款啤酒,棕色的瓶子上寫著好看的英文字母,這讓他高興得臉發燙。
小軍空手走出羅森,又騎著單車去了旁邊一家全家。他同樣找到了那款漂亮的啤酒,并忍不住買了一瓶,他說,“確實比國產的好喝。”
小軍和老婆在上海虹口區開了一家小雜貨店,他告訴記者,最近很多來買啤酒的人,會指名要一款德國的牌子,而做了這么多年的便利店他聽都沒聽說過,這才決定去連鎖店里看一看。
不只是啤酒,小軍開始頻繁出入連鎖店,研究那些沒見過的進口貨,拍下照片,想問問有沒有對應的供應商。他看著街上的連鎖店越來越多,“到了不得不改變的時候了”。
在這條“鄙視鏈”上,連鎖店“鄙視”夫妻店,就是因為這些夫妻店里沒有的東西。小軍發現,合作的供應商都沒有他想要的東西,最終在一個電商平臺上找到。
最近一年,小軍接待一批又一批采購平臺的地推人員,他們說可以統一采購并配送,甚至幾包方便面、一箱水都可以,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經驗。
通常,他需要跑好幾個批發市場、聯系多個批發商、經銷商訂貨,每次要打十幾個電話才能完成進貨。由于小店的進貨量小,他們要等到上一級供貨商拼齊一車貨以后才能送貨,最近隨著城區內的批發市場外遷,采購、進貨成本進一步提高了。
小軍回憶起剛做小店的時候,曾經被“坑”過,進了“康帥傅”“三青風”這樣的山寨產品。全家最近的雙十二活動很火,但他不知道如何參加。
相對于大賣場和購物中心,便利店密度極高,離消費者最近,并且擁有強大的“跨界”能力,其衍生服務的空間巨大,遍布街頭巷尾的夫妻店的改造空間巨大。
根據凱度零售提供的數據,目前整個中國市場有將近700萬家這樣的夫妻店、小便利店,貢獻了所有零售渠道40%的出貨量。
不少公司看到了他們的痛點,通過B2B采購平臺來曲線進入便利店行業,包括阿里做的“零售通”、京東的“新通路”、中商惠民網和百世的“百世店加”。
今年8月,阿里零售通宣布天貓小店開放加盟,并計劃在今年底突破一萬家;12月,京東新通路計劃于2018年底線下京東加盟便利店達到5萬家。B2B電商成為巨頭的新戰場。
京東新通路、中商惠民網和百世店加為自營模式,直接向品牌供應商采購貨物,并儲存、配送,本質上是一個大型經銷商;阿里的零售通延用了“淘寶模式”,品牌商在上面開店,小店主在零售通下單。
在小店背后,有一條古老的零售鏈條:品牌商-經銷商-分銷商-批發商-便利店。據凱度零售統計的數據顯示,有近55%的品牌商使用了至少200個經銷商經營傳統通路。而像聯合利華這樣的超級品牌廠商,則有700個經銷商。即便如此,聯合利華也不能覆蓋所有700萬家零售店。
對品牌商來說,堅固的經分銷體系的痛點在于,分銷成本高、對渠道的掌控力差,無法感知末端的數據,而平臺可以做到。
B2B電商的競爭讓背后的物流能力凸顯出來。從工廠到小店,便利店成為一臺物流發動機,帶動前端萬億級的經分銷物流和后端O2O即時物流市場。物流企業通過倉儲布局把貨物放在離小店最近的地方,并外包或自己提供配送到店,搶占700萬夫妻小店背后的市場,切入品牌商,切入從工廠到店的B2B物流領域。
以百世為例,百世于去年正式推出直營“百世店”,在當時引起物流業的關注。今年5月,百世收購成都便利店品牌“WOWO”,注入便利店的基因,并幫助百世店加輸出管理。
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百世店只在上海有十幾家,并沒有擴張的計劃。相反,根據招股書顯示,百世針對夫妻店推出的B2B采購平臺,已經擁有了三十多萬的會員店。
在百世集團內部,“百世店加”是與百世快遞等平等的事業部,被稱為“百世供應鏈”的內部客戶,后者為前者提供倉儲和物流服務。其在全國的“店加倉”已經達到12個,對應于平臺進入的12個城市。根據百世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百世店加服務營收達到7.679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44%。
百世店加相關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百世店加的盈利來源有三部分,一是(向便利店收取)商品的差價,二是(向品牌商收取)分銷渠道的服務費,三是物流服務費。
上述負責人表示,單純一個平臺沒有價值,一是要“控貨”,二是要有物流支撐。通過控貨可以引入快遞、新零售、O2O等多種形態。對整個百世集團來說,百世店加服務兩端客戶,所以其帶來的流量是雙方面的。
一方面,在便利店端,百世店加以采購平臺切入,未來還將下沉,比如對便利店軟硬件設施的改造,包括POS機等信息化設備,將夫妻店改造為統一店面;再之后,將所有便利店聯網,在統一的O2O電商平臺上線。消費者可以通過該平臺進行下單,這部分O2O的即時物流“自然而然”會交給百世來做。
另一方面,對品牌(或分銷)商來說,當百世店加的平臺上聚集了大量了夫妻店時,便可以吸引大量的品牌商,平臺將獲得議價權,百世店加成為其重要的分銷渠道。對百世來說,一是可以獲得利潤,二是以便利店為切入點,可以吸引品牌商使用百世物流的其他供應鏈服務,進行流量轉化。
用商流帶動物流,百世正是看準了這個市場。上述平臺的服務商、提供倉到店運輸服務的唯捷城配CEO王琦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物流企業做便利店,是物流向上游商流進行跨界,相對于商流企業,有物流基因的商流企業物流優勢明顯。而在傳統的商品流通鏈路中,因缺乏專業的物流服務上,經銷商、貿易商某種程度承擔了物流的職能,從大多數企業的實際情況看,無論是顯性的倉儲、人員、車輛,還是隱性的貨損貨差、資源閑置、低效率服務,每一個環節都存在極大的降本增效空間,而有物流企業基因的便利店,有可能在成本管控和精益管理方面做的更好。
與百世不同,阿里的零售通更偏向于整個集團的新零售戰略,更注重線下的流量,其背后的倉儲和配送便由菜鳥承擔。
菜鳥B2B業務總監范春瑩在接受界面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經分銷商本身擁有物流能力,但配送能力有限,經不起促銷,配送半徑平均只有30公里。所以菜鳥在B2B領域依然保持了平臺戰略:讓原有的經銷商物流服務商加入菜鳥平臺,整合運力。
當平臺參與到夫妻店的運營當中時,巨頭便不會放過這個奶酪,便不會止于采購。范春瑩表示,未來,服務還將延伸到整個供應鏈的預測補貨,比如幫助小店管理貨架,通過大數據得出爆款產品,建議采購計劃和補貨計劃。
京東相關負責人告訴界面新聞記者,京東小店引入的增值業務包括,虛擬代售、包裹代收、電話卡銷售、金融理財和京東維修等業務的基礎上,京東圖書角、彩票銷售、打印服務和生活繳費等、咖啡機等。
按照巨頭們的設想,未來,街邊的夫妻小店都會變成連鎖店,店的主人雖然還是那對“夫妻”,但店的運營已被平臺掌握,平臺來管錢、管貨、管顧客。
物流企業急需流量:B2B物流成為新戰場
便利店只是一個切入點,其背后是龐大的B2B物流市場。
對物流公司來說,隨著B2B電商的發展,B2B物流是大趨勢。前期物流投入高昂,需要流量來攤薄巨大的成本。重投資的百世、京東皆是如此,便利店便是這樣一個能帶來流量的平臺。但對于它們來說,早已習慣服務于C端客戶,搭建一套B2B的物流體系,并非易事。
同城物流服務公司唯捷城配主要服務的是B端客戶,為線下連鎖店提供倉配服務,主要是從城市周邊的倉庫到線下門店的運輸。其CEO王琦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B2C與B2B是完全不同的兩套物流體系。以便利店為例,在城市的零售業態中,便利店是典型的高密度服務網點,廣泛分布,以即時消費、小容量、滿足消費者的應急性和便利性需求為主。而與之對應的便利店物流體系,其倉配特征,也具有鮮明特質,倉儲的多SKU,以及高比例拆零,配送的小批量,多批次等。界面新聞記者在唯捷城配的倉庫中看到,揀選好的商品被分垛擺放,每個托盤對應一家便利店。
左邊為揀貨區,右邊為碼好的貨物,每個托盤對應一家門店。
倉庫負責人彭志洋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toB的倉庫與toC的電商倉庫完全不一樣。在商品的揀選方面,業內形象地總結,前者是“摘桃式”,后者是“播種式”。toB的“摘桃”,因訂單頻次低但單個訂單貨量大,揀貨時根據訂單內容人工揀貨,類似“摘桃”;而toC的訂單頻次高、貨量小,無法以單個訂單為單位來揀選,只能“分批揀選”,統一一批訂單中相同的貨品,按照貨品種類揀選,揀選之后再按照各個訂單內容通過流水線進行分揀。
范春瑩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與B2C不同的是,B2B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市場,不管有沒有新零售的概念B2B的物流服務一直存在。除了交付場景不同,兩者物流操作差別主要在于整箱和拆零,toB領域主要是整箱,toC主要是拆零。
在整個物流鏈路來說,B2C的模式是倉儲(快遞)、配送,而B2B則復雜得多,從工廠到門店,經歷倉儲、整車運輸、零擔運輸(快運)和城配運輸。
再以百世為例,其供應鏈中已經包含除整車和城配以外的環節,內部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百世即將建設城配網絡。他表示,上述兩個環節為點對點運輸,恰恰是整個鏈條上低潤點最低、競爭最激烈的環節,而倉儲和全國性的快運網絡搭建門檻高,是競爭中最有話語權的環節。他表示,目前上述兩個環節整合社會化運力來解決。
菜鳥的范春瑩表示,菜鳥希望零售通的業務不斷發展壯大,用業務驅動,讓菜鳥這張B2B的網絡越來越健全。
菜鳥在B2B的體系構建中,一是對倉儲做了很多toB的改造,目前已經開設了一批toB的前置倉,未來將擴大到數百個,覆蓋全國主要城市;二是擴大落地配體系的覆蓋區域:“因為零售通的業務要考慮2到6線城市的覆蓋,當地沒有城配時,通過落地配讓網絡下的更深。同時與農村淘寶結合,將菜鳥農村物流的體系下沉服務于更偏遠的地區”。
京東也加緊了對B2B物流網絡的布局,京東新通路相關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2017年已經在在全國一線到二線主要城市已開通城市配送,用戶訂單大于100公斤即可送貨上門。對京東來說,其已有全國性的快運網絡用于倉庫之間的調撥,可用于B2B物流。
對急需流量的物流公司來說,未來一切都有可能。范春瑩對記者表示,未來不只是便利店,所有toB端都可能涉及,包括超市和大賣場、企業采購、酒店采購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