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市場的不斷成熟,近年來,很多消費者將購買奢侈品的渠道轉向線上,千禧一代成了主力軍,隨之而來的是更為挑剔的消費大考驗。為了迎合他們的口味,奢侈品牌不得不低下以往“高傲的頭顱”,加速布局電商。頻繁嘗試“觸網”,后,日趨明顯的回暖趨勢讓它們嘗到甜頭。
前幾年,中國大牌零售門店銷售業績良好,奢侈品們建立網店的主要目的是考慮到傳播自身品牌形象。在過去,大部分奢侈品品牌對于互聯網為核心的銷售渠道一般保持謹慎,甚至拒之門外。而近年來,很多奢侈品品牌對于互聯網不再“高冷”。
Prada通過線上市場獲取救贖?
1月底,在Prada布魯塞爾直營店的開業儀式上,Bertelli說:“公司正在建立一個新形象,這些新時代的店鋪應該為新消費者——他們看待事物的方式與以往完全不同——提供服務”。Prada 想要改變,也必須改變,互聯網時代,誰懂消費者,誰就是”奢侈品“。
為了扭轉頹勢,發展線上平臺,迎合消費者的口味,這不僅僅是一個品牌的轉型升級,更多的可以說是一場自救行動。
愛馬仕、Céline迎來轉折
在數字化這條道路上,奢侈品牌幾乎沒有退路,10月份愛馬仕首次在微信公眾號開設限時店,而一向對互聯網高冷的Céline在11月開通微信服務公眾號。
為了尋求業績增長,這些老牌奢侈品對待電商正在發生變化,也迎來了數字化轉折點。而在此前這些奢侈品品牌都很排斥互聯網,隨著市場變化,各大品牌競爭,也讓奢侈品牌迎來數字化升級轉型。
Diro一改電商保守策略
近年來Dior在電商業務方面持謹慎態度,如今意識到電商業務重要性的Dior正在逐步改變其對電商的保守狀態。今年6月成為LVMH旗下奢侈時尚電商平臺成為唯一一個獲得Dior與LV授權的全球化電商平臺。在中國,也不斷進行數字化嘗試,去年七夕Dior成為首個在中國社交媒體平臺微信買包的奢侈品品牌,并在今年七夕以相同渠道發售最新限量款手袋并投放微信朋友圈廣告。
這樣的效果也讓Dior首次進入20億歐元俱樂部,不得不說Dior在數字化營銷與傳統媒體營銷方面平衡發展。
GUCCI突破常規的營銷策略
在互聯網浪潮下,Gucci的脫穎而出不僅僅是對于產品的設計,還有突破常規的營銷策略。古馳母公司開云集團董事長認為奢侈品牌應從兩方面進行數字化改革,電商業務與數字化內容相結合的方式,并相繼實施,今年在中國上線中國唯一官方電子商務平臺,目的不外乎貼近中國消費者的喜好。
而奢侈品大牌香奈兒負隅頑抗,表示將終止電商業務的發展,這也就表示它將放棄潛在客戶,那么放在當今的環境下看,這個決定是對還是錯呢?未來的發展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那么讓它們態度大變的“敲門磚”是什么呢?
為何大牌們如今都紛紛放低身段,轉投線上?中國服裝網認為,讓奢侈品們無力抗拒電商的原因,首先是無法抵抗互聯網時代的洪流。網購和支付習慣的大環境讓奢侈品無力抵抗如此巨大的市場潛力。近年來實體經濟衰弱讓奢侈品行業處于低迷狀態。趨勢所指,互聯網得到了更多奢侈品品牌的認可,一方面是想要緩解自身業績壓力,另一方面是想要通過這一方式挖掘千禧一代的市場,讓奢侈品品牌通過第三方合作或者自建渠道的方式開辟中國電商市場。
此外,業內人士指出,運營成本上升、網上假貨橫行、消費者購物習慣發生變化是幾大主要原因。
運營成本上升。相較于實體店鋪而言,線上更能節約運營成本,自帶流量體質的奢侈品行業,怎么能放棄互聯網這一流量蛋糕呢?
網上假貨橫行。對于奢侈品而言最頭疼的假貨問題得以解決,官方網站讓消費者買的放心。
消費者購物習慣發生改變。隨著互聯網熱潮的不斷高漲,消費者依賴互聯網購物,為了貼近消費者的喜好,贏得千禧一代的歡喜,奢侈品品牌可謂是下了一番功夫。
隨著消費升級的大潮來襲,電商們紛紛轉型覆蓋更高品質的市場。無論怎樣互聯網正在改變整個奢侈品行業,只要社交平臺能為其帶來效益,品牌商選擇布局也是早晚的事。
本文轉載自中國服裝網,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