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資金缺乏問題如何解決?
來源:網絡 作者:網絡 時間:2017-12-06
核心提示:特色小鎮的發展,資金是一大難題。據悉,江蘇每個特色小鎮建設大約需要新增投資30億元至50億元,其中產業投資占比不低于70%,投融資需求很大。有了特色小鎮發展基金,除了可以為各個小鎮提供資金供給外,還可提供股權、債權和PPP等多元化直接融資支持。
特色小鎮的發展,資金是一大難題。據悉,江蘇每個特色小鎮建設大約需要新增投資30億元至50億元,其中產業投資占比不低于70%,投融資需求很大。有了特色小鎮發展基金,除了可以為各個小鎮提供資金供給外,還可提供股權、債權和PPP等多元化直接融資支持。
PPP的“最佳機會”
當前特色小鎮在建設過程中,投融資模式及后續的運營管理方式,在不同程度的影響著特色小鎮的建設,而融資約束是特色小鎮建設的最大障礙。
持續穩定的資金流是特色小鎮發展的關鍵,如何將融資模式成功引入到特色小鎮中,用以解決建設過程中的資金來源問題,已成為資本運營下特色小鎮的攻堅課題。
注重三大資本的融合
體量龐大的特色小鎮,無論是建設還是運營,都離不開資本的助力。企業家若要投資建設特色小鎮,需注重三大資本的融合:產業資本、金融資本和智力資本的融合。產業資本包括特色小鎮的主導產業,或在歷史上就已存在的產業,以及后續植入的產業。
圍繞資源、資產、資本、政策、資金等方面,政府跟企業投融資模式上可以形成很多合作,包括純粹的市場化投融資模式,即政府通過這些方面配置給企業投資人、小鎮投資人,尤其是PPP模式在特色小鎮里同樣可以用。
建立多種投融資渠道
特色小鎮的投資建設所需資金體量大、投資周期長,單獨依靠某一方來進行特色小鎮建設的投資運作難度很大,因此需要建立多種投融資渠道。
首先是保證政府支持的政策性資金的到位,在具體的使用過程中,要嚴格管控好資金的流向,確保資金的高效利用;其次是引入社會資本,房地產商及一些規劃建設單位有著雄厚的資金,可以通過采取PPP等模式讓它們參與到特色小鎮建設中來,形成以商業企業為主、政府資助資金為輔的開發建設模式;最后是積極調動金融機構資金的參與,如鼓勵政策性銀行針對特色小鎮建設的具體資金需求研發新的金融產品、開拓新的信貸渠道,對于有良好產業支柱的特色小鎮給予一定的融資政策優惠。
同時,鼓勵政府資金、社會資本及金融機構共同建立特色小鎮專項發展基金,建立面向社會的民間投資參股的進入渠道。此外,地方政府也應充分審視特色小鎮的整體項目規劃,對不足之處進行完善,精益求精,只要項目好,宣傳到位,就不怕沒有投資者。
引入融資模式,目的就是為了建立一種基于市場化的投資回報機制,動員各方力量建立合作伙伴關系來整合各種資源,促進特色小鎮的健康發展。
本文轉載自前瞻產業研究院,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