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深耕中老年社區客群的超市發目前想要拿下年輕人市場。在與羅森簽訂合作一個月后,超市發羅森便利店羊坊路店、花園路店、萬柳店三店同時開業。北京商報記者現場走訪發現,超市發羅森便利店的設計沿用了羅森店的傳統,與其他社區便利店相比,增加了熬點、飯團、現磨咖啡、豆漿、午餐等快餐區比重,另外還有冰淇淋、甜品、干果等2000余個羅森自有品牌商品。
引入羅森模式
北京商報記者現場走訪發現,超市發羅森便利店的設計沿用了羅森店的傳統,招牌為藍白色調,并標注有“超市發羅森”標識,24小時營業,與其他社區便利店相比,增加了熬點、飯團、現磨咖啡、豆漿、午餐等快餐區比重,另外還有冰淇淋、甜品、干果等2000余個羅森自有品牌商品。開業當天,不少顧客被便利店的熟食區所吸引,包括便當、新鮮的菜式、包子等食品,許多顧客購買完后在桌臺上即時享用。據悉,超市發羅森便利店將完全還原羅森的經營模式,24小時營業,店鋪的設計、商品、設備都由羅森指定。
2013年8月8日,羅森進入北京的第一家門店月壇北街店正式開業,羅森北京于2016年下半年開始開放特許經營加盟模式,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截至2017年7月,羅森北京營業店鋪數61家,其中委托和特許經營加盟已經有30家,接近北京門店數量的50%。“北京羅森除了在加盟費、分成比例等方面給出一些優惠條件外,在今后雙方的擴展中,位于海淀區的店鋪,將優先交給超市發來經營。”羅森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張晟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
挖掘年輕市場
在涉足便利店之前,超市發有五種業態,分別是綜合超市、食品超市、生活超市、生鮮超市、社區超市,其中重點發展生鮮超市和生活超市。北京超市發董事長李燕川介紹,超市發目前顧客構成中,30歲以下的年輕顧客占比13%;60歲以上的老年顧客占比19%;剩下的68%為中年顧客。超市發對中老年顧客的研究比較深入,但對年輕消費者的研究比較少,便利店能讓超市發更了解年輕人的消費需求,讓自己的消費市場更年輕化,有利于企業的客群覆蓋和未來發展。此外,超市發之前也公開表示,超市發選擇羅森合作也是看中羅森的年輕消費群體,同時學習羅森在便利店領域的商品和管理經驗。
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超市發和羅森的接觸是通過羅森股東三菱商事的介紹,經過4個月的互相了解,今年7月12日,北京超市發董事長李燕川與羅森北京公司總經理阪下豐范簽訂了超市發·羅森項目合作協議。本次雙方合作不同于城市或區域授權加盟,未來雙方將采用單店加盟模式進行合作,由超市發提供店鋪與員工,羅森進行日常經營?;▓@路店、萬柳店、羊坊路店是超市發羅森便利店首批開業的3家店鋪,其中花園路店、萬柳店是超市發面積較小的店鋪,本次將以一個完整的羅森便利店形態開業,而羊坊路店面積較大,所以是在原超市內分割出了一個便利店。雙方的目標是到2018年8月新開20家店,未來每年將以不少于10家的速度布局。
便利店混合社區店?
“北京羅森和超市發今后還有超出店鋪范圍的合作計劃,包括對新的零售形態的探討和開發,希望能給北京零售業帶來更多新的突破。”張晟表示。大部分消費者已經很熟悉超市發“超市+菜市場”的社區便民經營模式,超市發羅森便利店開業后,未來是否會將“菜市場”與“便利店”做出結合,也引發了一系列猜想。
此前,7-11便利店北京東直門店已經在試點凈菜銷售,在原來便利店的基礎上增添了三列蔬菜水果貨架,方便上班族選購,由于便利店24小時營業,同時彌補了菜市場、超市晚9點歇業以后的空白。
超市發羅森便利店引入羅森的便利店管理經驗,未來是否會與超市發在生鮮領域的供應管理資源結合,開出“社區店+便利店”的混合模式,值得期待。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認為,目前消費者的消費習慣與過去發生了很大變化,尤其是深入到居民身邊的社區消費,主要集中在生鮮與應急便民商品上,而目前綜合生鮮與便民商品的社區商店規模還不足以滿足需求。同時,由于生鮮產品損耗率較高,在保管、物流運輸等方面需要投入大量運營成本,企業在轉型嘗試過程中通常都較為謹慎。
本文轉載自北京商報,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