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周左右的時間,梅西百貨的新舊 CEO 將完成交接:2003 年起就擔任 CEO 的 Terry Lundgren 的繼任者是 Jeff Gennette。
Gennette 于 1983 年作為管理培訓生進入梅西百貨公司。他于 2009—2014 年擔任首席采購官,之后成為梅西百貨公司主席。
在美林銀行的“消費者和零售技術峰會”上,Gennette 談了談梅西百貨的轉型策略。
1、設立專門的清貨打折區,少發優惠券
之前梅西百貨會給消費者提供全場適用的折扣券——在清倉商品和當季新品都適用。這樣損傷了一些品牌的利益。Michael Kors 宣布推出百貨公司的”親友“折扣計劃,包括 Coach、Rebecca Minkoff、Kate Spade 和 Diane Von Furstenberg 等品牌都已經明確表示與部分百貨合作伙伴劃清界限。
梅西百貨決定設立了專門的清倉打折區域。對消費者來說,哪些產品打折哪些不打折會更加清晰簡單,這也限制了優惠券的使用。
不過新 CEO Gennette 強調梅西的定位應該是“促銷百貨”。它會“更有創意地”打折和讓利。“我們從來都是經常做折扣的百貨,未來也將繼續保持這個定位,”他說。
2、增加美妝產品的比重
Gennette 稱梅西百貨會增加更多的自助試妝區,還會在更多店鋪內增加它自有美妝品牌 Impulse 的區域。它也會加入更多它收購的中高端美妝零售店 Bluemercury。
梅西百貨不是唯一一個試圖增加美妝產品的品牌。JC Penney 也曾宣布將在更多店鋪開絲芙蘭。他們都認為美妝產品對于吸引千禧一代消費者很有效果——雖然目前的結果表明,還是要具體看是什么樣的美妝產品。
3、增加店中店
梅西百貨將增加眼鏡零售店亮視點、賣球鞋的 Finish Line 以及一些珠寶品牌的店中店。Gennette 認為這種主營店中店的百貨可以成為梅西生意的重要部分。合作伙伴他們自己能提供服務和產品,一定程度上也許能降低梅西百貨的運營成本。
不過,并非所有品牌都樂意進駐梅西。男裝品牌 Men’s Wearhouse 母公司的 CEO 最近就說他們在梅西的生意“非常糟糕”。
4、減少人員成本,增加自助購物
一年之前,梅西百貨在部分小型店鋪里測試“自助式”試鞋售鞋——讓消費者自己從貨架上取鞋試穿,以往常常是鞋履區的售貨員去倉庫為消費者取鞋。今年這項新的運營方式會被推廣至更多的梅西店鋪。另外,它還在試驗美妝產品的自助銷售。
這種銷售方式和 Ross、 TJ Maxx 等折扣商店的策略十分類似。
“讓太多的職工做這些事有時候會適得其反,”梅西百貨的 CFO Karen Hoguet說。“很多顧客會想說:‘離我遠一點,讓我拿雙鞋子試下走人。’”
梅西百貨還打算縮短產品的周轉時間。傳統的百貨公司往往產品周轉慢,與之相比的是 TJ Maxx 和 Ross 這些公司從購買庫存到上架時間只要幾周。
這些轉型的策略都指向一個戰略上的改變:梅西百貨打算把自己變得更像折扣百貨。
梅西百貨的 CFO Karen Hoguet 曾說 TJ Maxx 和 Ross 這類打折百貨的迅速發展對于它來說是一大威脅。
它似乎打算直接迎戰,決定向 Ross 這些打折店看齊。這樣做的理由可能是很多消費者對價格變得更加敏感,而折扣百貨業績很好。
在零售業整體凋零的情況下,TJ Maxx 和 Ross 這兩家主要出售過季產品、為品牌清庫存的中小型公司業績很好。2015 年 TJ Maxx 的銷售額就超越了梅西百貨;2016 年 TJ Maxx 總銷售額增長 7%(連續 21 年銷售額上漲),同店銷售上漲了 5%,凈利潤上升 3.8%。Ross Stores 去年銷售額同比上漲了 8%,同店銷售增長了 4%,凈利潤上升了 13%。
很難說梅西變成折扣百貨后業績能改善,畢竟競爭激烈,而以上兩家折扣百貨的形象深入人心。不過,如果梅西不改變似乎也沒有什么退路。之前傳言打算買下梅西百貨的 Hudson Bay 又打起了高端百貨 Neiman Marcus 的主意。Hudson Bay 對梅西的收購可能因為梅西加上地產業務價格太高而擱置。
本文來源于好奇心日報董芷菲,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