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的商品定位主要反映在商品品種和陳列上,對于商品的選定是一家便利店門店的經營關鍵所在。在國內的一家便利店中,我就曾經看到,門店整體的設計風格和商品大類上與7-11幾乎是一樣的,就連營業時間也是相同的,同為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但是如果你進入門店以后,就會發現在商品的選擇和陳列上存在以下諸多問題:
1、門店的商品陳列利用率不足
便利店的面積一般都比較小,所以在商品陳列上要合理利用空間,展示更多的商品。
但是大賣場就正好相反,例如在賣場常見一些商品堆頭,這樣可以營造充足的購買氣氛。但是便利店的面積小,可以說是寸土寸金,這樣浪費門店的陳列空間,實際上就是在提高自己門店的經營成本,門店的獲利能力必然是受到影響。
2、商品陳列不均勻
在不少商品是3個排面以上,這樣的陳列顯得格外單調,結果就是不足以滿足顧客的基本需求。
3、商品類型選擇不正確
在便利店中有很多整扎銷售或者大包裝的量販包裝。既然便利店的定位是為應急的需求,量販包裝的商品是不屬于便利店的銷售范圍。便利店的銷售商品的選擇不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銷售這種商品,便利店的價格必然要高于大型綜合性超市的價格很多,沒有競爭力,這種“雞蛋碰石頭,揚短避長”的行為將會導致顧客產生的購物上當的心理。量販商品陳列在便利店的貨架上不僅不能獲得良好的銷售,還會浪費門店的有效陳列面,進而還將影響到門店的正常經營業績。
4、對于某些主力品牌的種類選擇
便利店銷售的商品不是要為所有人服務,你無法滿足所有顧客的所有需求,大型賣場的服務都會有所側重,小型便利店如果“量販化”,不論面積,商品品種,人員等等都是不允許的。便利店的服務只要是滿足自己的目標顧客群體就行,沒有必要與其他的量販店或者大型特級市場掙搶客源。
便利店區別于傳統商超的地方就在于她的定位尤其清晰,每個便利店老板都要弄清楚自己的主要消費人群,針對這一部分人的消費習慣來管理自己的門店。這樣的精準策略能幫助你更好地管理門店!
本文來源于今日頭條,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