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免费-国产女主播一区二区-中文字幕人乱码中文字幕|www.hz-victory.com

`
行業新聞

萬達華誼恒大保利角力 各路資本打響影院最后爭奪戰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作者:每日經濟新聞       時間:2017-01-09

2016年,電影江湖的故事,定會在觀眾心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影院是電影最重要的渠道。同時,影院也是一個相對穩定的資產,當多數人認識到這一點時,2016年掀起了各路資本的影院圈地,并購、投資不斷上演,各懷心思——

萬達院線連續收購了大連奧納、廣東厚品以及赤峰北斗星等三家影城。

中國電影擬以5.53億元收購大連華臣70%的股份,大連華臣在東北三省多家影院。

完美世界收購今典院線、今典影城和今典文化100%的股權。

阿里影業認購了大地影院10億元可轉債。

博納影業從2010年的6家影院已增至40家影院。

當代東方并購了華彩天地,開始擁有院線雙牌照。

恒大、保利、紅星等5家房地產企業已涉足投資影院。

還有一群人,也在這場爭奪戰中出手,他們被稱為“當地土豪”。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傳奇影業(注:被萬達集團收購)主投的《長城》,對同期上映的華誼兄弟大片《羅曼蒂克消亡史》形成票房碾壓之勢。兩大影視公司的大片搶占賀歲檔本是平常,但外界卻將此看做萬達、華誼兄弟“豪門恩怨”第二季。為何如此?皆因2016年11月中旬馮小剛那封致王健林的公開信。當天,馮小剛與華誼合作的影片《我不是潘金蓮》首映。馮小剛抨擊萬達院線給了該片不公正待遇,“該片在全國其他院線排片平均值為40%以上,在萬達院線的排片率僅為10.9%。”此后,馮小剛、華誼兄弟CEO王中磊又與王思聰隔空“對戰”,引爆眼球。

豪門恩怨,多因利益。萬達、華誼角力,曝光了影院在電影產業鏈中越發重要的價值。而資本嗅覺靈敏,自然是投資影院把握逐利良機。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中國銀幕數尚未觸及天花板,未來的幾年,各路資本勢必打響線下影院最后的爭奪戰。

業內公司布局影院閉合產業鏈

這場“豪門恩怨”中,華誼兄弟可謂吃了啞巴虧。華誼兄弟早早占據產業鏈上游,且先于萬達院線上市。然而,華誼一度提出“去電影化”,更沒有提早布局影院板塊。反觀萬達院線,依托萬達商業地產興建影院,意外收獲了中國電影市場飛速發展之紅利。

截至2016年6月30日,萬達院線擁有開業影院320家,國內市場占有率13.7%,而華誼兄弟目前開業影院數只有19家。萬達院線減少排片,在一定程度上將對電影的最終票房產生影響。也就是說,一旦擁有更多的影院資源,就能在與產業鏈上游片方、發行方的利益分配上獲得更多的話語權。

華誼被掐了痛點之后,在2016年末宣稱將在未來3~4年加速影院布局,華誼兄弟CEO王中磊說:“現在這個時期,渠道的競爭似乎比較重要,影院業務將是華誼兄弟接下來特別重要的一個布局。”華誼兄弟影院投資總經理徐小峰透露,不排除參與對市場上現有影院的并購。

2016年,行業內大公司并購影院的局面已經是風起云涌。萬達院線連續收購了大連奧納、廣東厚品以及赤峰北斗星等三家影城(共19家影院);中國電影擬以5.53億元收購大連華臣70%的股份,大連華臣旗下的15家影院主要分布在東北三省;完美世界收購今典院線、今典影城和今典文化100%的股權;阿里影業認購了大地影院10億元可轉債,又以1億元投資了杭州星際。

博納影業也在深耕影院業務,2010年其赴美上市時只有6家影院,到2016年12月初已運營40家影院。博納影業總裁于冬告訴每經影視記者:“未來5年,還將增建影院至100家。”

院線行業資深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大公司攜終端博上游IP資源,爭奪制片話語權將是未來的趨勢,“好萊塢在‘派拉蒙案’(注:要求制片公司放棄電影發行、放映業務的壟斷)后這么多年,如今大的制片公司和院線又有融合。未來中國電影行業的這些大公司,都希望是集制作、發行、放映全產業鏈為一體的。”

由于上游企業彌補終端布局并非短時間可以完成——畢竟影院建設有周期,所以規模并購成為手段之一。而對于還沒有線下終端的光線傳媒、樂視等企業,這位院線資深人士表示:“這些公司精耕內容專業度,但(個人)不看好其長久發力能力,除非它們能兼并大的影院投資公司。未來若要形成好萊塢式的六大(公司),更看好目前行業內的萬達、中影、博納等。”

跨界資本各懷心思逐利而來

除了電影,“幾乎沒有什么行業,在過去兩年仍以每年30%的增速在增長。”業內人士表示,電影票房的火爆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資本進入。

逐利是資本的本性,產業鏈終端的電影院如今則成為資本追逐的對象。藝恩研究總監付亞龍說:“影院收入比較穩定,利潤率雖不是特別高,但也是比較好的資產。”時代今典院線副總經理吳鶴滬投身行業多年,在他印象中,自從政策放開后,各路資本蜂擁而至,“這幾年,進入電影行業的跨界資本非常多”。

當代東方轉型影視行業前,主營業務是硅酸鹽水泥及熟料的生產與銷售。2016年當代東方并購了華彩天地,開始擁有院線雙牌照,還擬與國泰元鑫成立資金規模不超過10億元的“院線產業并購發展基金(多期)”。

有的跨界資本,特別是來自商業地產的企業,更希望對標萬達模式。據藝恩數據監測,2016年1~9月,全國地產銷售業績排名前100中,除萬達集團外,恒大、保利、紅星等5家房地產企業已涉足投資影院,影院滲透率達7%。

院線業內資深人士表示,不少商業廣場也在布局電影院,“比如蘇寧、華聯這樣的商場。在這方面,萬達商業廣場是標桿。”“影院+地產”是標配,且有天然的連接優勢,付亞龍在接受每經影視記者采訪時分析說:“租金成本是影院最大的成本,商業地產自有物業,租金相對低一些,主導決策靈活。影院承接了線下消遣入口,對其他業態形成勾連促進的作用。”

當然,在純粹玩資本的人眼中,電影院本身也是一筆不錯的投資買賣。數據咨詢公司凡影的創始人王義之曾做過簡單計算:“目前全國影廳的座位數平均為130個,1000 塊銀幕約等于13萬個座位,如果按照每個座位5萬元定價計算,便是價值65億元的交易標的,但它的實際投資成本不超過30億元。在股市如此疲軟的情況下,眾多和傳媒相關的上市公司都需要話題和項目來刺激市場對自身的關注。于是,影院和當年的普洱茶一樣,擁有了投資品屬性。”

事實上,帶著純財務投資目的興建電影院的資本非常多,它們大多集中在三、四線城市,以當地富豪為主,他們手中擁有的一般為若干個單體電影院。在他們看來,電影院現金流大,是一門看上去一直都在賺錢的生意,而在行業高點將影院高價賣出,又能獲得更高的收益。

這樣的事情吳鶴滬見過不少,他告訴記者:“玩資本的,很多不打算深耕影院經營,造一家甚至幾家影院,一家1000萬元造好,等有利潤之后以3000萬元賣掉……就像建房賣房一樣。”

最終之戰紅利減弱投機者或出局

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中國銀幕已達41179塊,躍居世界第一。對于未來,8000多塊的銀幕年增量或能保持穩定,但票房的增速卻在放緩:2016年單銀幕產出從2015年的139萬元降至111萬元,其中,新影院的單銀幕產出只有84萬元。據中國票房CBO數據,2016年上半年,中國票房同比上升21.4%,電影院的數量則增長了30.4%,這意味著電影票房的增速已經跟不上新建電影院的數量,院線行業資深人士認為:“2016年很多電影院都面臨經營壓力。”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研究員陳沁帶領的課題小組,對2015年全國逾7000座影院進行調查發現:建于2011年以前的電影院,2015年平均票房為790萬元,而建于2014年的影院,平均票房只有528萬元。“最近兩年是資本最瘋狂的時候,誰給的租金高就給誰建影院,合同是這兩年建起來的影院,經營起來肯定很累”。UME影院管理集團董事長吳思遠表示,“電影院是長線投資,需要在經營管理上下工夫。但大量資本進來后,行業非常亂。現在投資一家影院至少要3000萬元,10個廳左右,但不少影院談的租金都七八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加上人工、水電等成本,這樣的影院肯定是虧本的。”

三、四線城市一度被看做影院投資的價值洼地。但隨著銀幕增長,觀影人次卻不可能無限增長,人口紅利也會減弱,小城市以及縣城的電影院會最先遭遇生存危機。吳鶴滬表示,三、四線城市的電影院票房收入有著明顯的“潮汐現象”,“國慶、春節檔期人滿為患,長假一過,打工的走了,人流量變小。不少影院白天根本沒有觀眾,有的就晚上放兩場電影吸引周圍觀眾。”

吳思遠和吳鶴滬在接受采訪時還不約而同都提到,雖然不能以票房數字設定盈虧線,但目前很多影院是虧損經營。“天天有開張,關門,就像廣告公司、飯店一樣。”吳鶴滬形容道。

雖競爭激烈,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中國銀幕數尚未觸及天花板。萬達院線總裁曾茂軍在公開場合也表示,中國銀幕數到達7萬塊后,才會走下坡路。據此推算,影院發展還有4-5年空間。

按此時間,今年各資本方將繼續影院爭奪戰、淘汰賽。那么,誰將是最后的勝利者?相比于投機者、小投資人,大型上市公司擁有更多融資工具,而在并購優質影院資產時也將進一步推高并購價格。如此一來,未來影院并購極可能將是大資本方的天下。行業資深人士表示:“北美成熟市場前四大院線占了票房的60%,未來中國也可能形成幾大院線或者幾大影投公司票房超過50%的格局。”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