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早已不滿足只當地產老大,如今的目標是萬億大市值,住宅占50%,新業務50%。2015年的萬科是互聯網+浪潮中的變革者,也是行業顛覆的挑戰者,更是自生體系創新的實踐者...
1、真正推進區域賽馬機制+合伙人制的體系創新
萬達的總部管控是條路,而萬科的區域賽馬制同樣激發出強大的團隊創造力。
萬科廣深區域總張紀文提出八爪魚戰略,也就是八大創新。北京的劉肖開展全員創新大賽,六大創新計劃,把產業鏈內創新創業貫徹極致。
2、萬科的首支REITS
今年年中,鵬華前海REITS封閉式混合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已正式注冊,這是國內首支公募REITs基金。
REITs常用于商業地產,募集基金用于項目開發,然后租金收入以分紅形式分發給投資者。這將大大優化房企的資金結構,緩解資金壓力。但同樣,顛覆傳統金融體系并分食蛋糕。
3、小股操盤的輕資產運營模式
就是通過輸出管理和品牌獲取管理費用和股權收益、超額收益,實現以小股權撬動大額收益的目標。
北京的金隅萬科就已將90%賣出,萬科只占10%股份。轉讓股權后,與東方藏山合作的社區MALL也同樣順利推進。
4、V-Link移動互聯社區
V-Link就是次全新的嘗試,打造客戶真實體驗的移動互聯社區。
V-LINK社區打造的內涵包括We Work( 創業社區)、We Health(健康社區)、We Learn(成長社區)、We Share(共享社區)等四大方面的建設,構建出一種全新的由業主充分參與共建共享的社區服務平臺。
5、電商+拍賣的新銷售模式
從2012年開始,萬科與淘寶就開始了互聯網+探索,包括淘寶賬單抵房款、余額寶購房等,都曾是業內熱議的話題。
今年與淘寶合作熱點頗多,譬如剛剛雙12的拍賣,20萬組圍觀,總成交套數達115組,成交金額約2.213億元。
通過互聯網+模式的賣方,能夠讓房產品銷售的信息對稱化、價格透明化、成交去中介化,同樣讓買房者也獲得一定實惠。
6、逆襲中的萬科商業
就拿上海萬科商管來說,2012年正式成立,目前團隊已達150余人,運營12個商業項目,管理120萬的商業面積,資產估值達400億。
2049海上傳奇已經是魔都社區mall的經典,而明年即將開業的七寶萬科廣場在丁長鋒眼里可是萬科體驗商業的代表。
7、合伙收購+資產管理模式
本月,萬科置業(香港)與李錦記就合伙以57億元人名幣買下了上海企業天地3號樓,8.7295萬方,包括5層商業。
萬科只占10%股份,但會輸出自己的管理,由萬科旗下的V Capital來對項目進行托管。
8、先租后買的購房新模式
這是萬科模式轉型的一大嘗試,先租后買,租金可抵押房款。
開發商把自己的角色變為銀行,做房貸,做金融租賃,最后再將項目打包賣到市場,這種方式很考驗房企的資金運轉能力,會顛覆現有的房地產銷售模式,當然目前萬科只在嘗試階段。
9、萬科的養老服務
萬科悅是面向鰥寡孤獨老人的項目,具有一定福利性質,當然要從產業中適度盈利,并給老人提供了他們需要的服務。
社區養老核心包括三方面,專業的護理能力、在社區內、整合社區配套資源。
是將專業護理型養老機構植根于成熟的城市生活社區,整合社區資源,提供居家、社區、機構三位一體化的養老服務。同時,養老機構作為城市社區配套的重要組成部分,提供多功能的社區配套服務
10、萬科的教育mall
萬科塾就是一站式培訓教育MALL。第一部分是社區營地,瞄準的人群為0-6歲的學前小孩。第二部分是城市營地,相當于民營的青少年宮。
第三部分則是假日營地,專做戶外有氧運動,包括三亞森林度假村、吉林松花湖滑雪場、東莞松山湖等。
關于“萬科塾”張紀文描繪的藍圖是:社區營地2015年廣深區域11城計劃開業30家;城市營地到2018年計劃開發面積20000-1400000平米。
11、萬科的3P平臺
UBER式思維的嘗試,開放整合行業的設計需求,是顛覆建筑設計領域的020鏈接平臺。
這還只是開始,未來,萬科工程、采購、物業管理都是信息開放的、平臺化、和整個行業一起做的業態。
12、萬科的創客空間
萬科的創客空間既有咖啡廳,也整合了長城會、微投網這樣的孵化器,并且我們提供了從一個人的團隊到上千人的團隊所需要的辦公場所。
在服務這塊,行政服務、財稅服務、法律咨詢服務。等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我們也會幫助對接導師團隊、孵化器團隊以及一些資金團隊,創業團隊只需做好他們的主業。
徐匯萬科中心就提供約2000平米的創客空間,為創客們輸出服務,實現商辦類創新運營的完美突破。
13、萬科的長租公寓
萬科驛是萬科旗下的長租公寓,打造迎合當下年輕人對品質的新需求,已在廣州、東菀、深圳、廈門布局。
14、萬科與Uber的跨界合作
萬科與Uber共同推出拼車服務,引導路線相近的社區居民采用此服務。同時設立優步上下車站點(UberSTATION)以推進合作。自有的APP同樣接入人民優步+拼車服務。
目前UberSTATIONH已進入十幾個萬科的項目,正進行全國布局推廣。萬科與Uber的合作真諦是激活、激發城市存量的新商業價值。
15、去總后打造扁平式管理
上海萬科在10月份就已執行無總稱謂要求,這項舉措能大大激發90后及00后的能動性,為推進合伙人制及管理改革及轉型,打造協作、共創、共擔、共享的企業文化。
16、搭建萬科物業運營新體系
推出O2O模式的睿服務,通過“住哪兒”APP提供物業服務、社區交流、商圈服務三大類。
17、萬科的代建公司
代建模式是發達國家的開發體系的核心一環。萬科早已有想法,目前已正創新嘗試。這家代建公司叫上城建設,已經被廣深區域公司收編。
目前使用該施工單位的,包括廣州萬科云城二期、廣州荔灣區新隆沙項目。這是搶傳統施工單位飯碗的節奏,能否做大還得再看看。
18、股權收購公司模式獲廉價土地資源
今年10月份則前以6.6億港幣拿下了綠景中國17.81%的股權,這家是深圳城中村先驅,商業地產資源同樣豐富。和3年前收購南聯破融資渠道一樣重量級。
當年的萬科可是收購狂,2005年13家;2006年科收購22家;2007年收購27家,當年新增項目面積中41%來自收購或合作;2008年收購18家;2009年萬科收購27家;2010年到2012年,萬科共收購73家公司。
19、智能家居也是菜
萬科已發布一款空氣凈化器,成為首家賣電器的發展商,單價760-1680元,據說獲得新鮮空氣只需開燈的時間。
萬科還開發了凈水器、觸控開關等產品,最終目標是由智能硬件的單品逐步向集成化的智能家居方向輻射。
20、機器人戰略
王石曾說未來萬科40%員工是機器人。
本文來源于地產與商業,圖片源自網絡,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