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最后的六天里,泰禾集團完成了兩件大事,一是12月25號在深圳拿下今年全國單價地王;二是12月30號在福建大本營,啟動了全省最大的城市商業綜合體——福州東二環泰禾廣場的開業活動。
用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的話說,拿下深圳地塊,標志著泰禾集團在三年多的時間內完成了對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及區域的布局,而通過東二環泰禾廣場的開業,可以展望泰禾在福建大本營對高端城市商業綜合體的壟斷地位。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隨著五年儲備六個泰禾廣場項目地塊、開業三家的漸進發展,未來以“泰禾廣場”為核心的商業地產業務也將覆蓋到北上廣深一線城區域,并在此之后進一步尋求商業地產的輕資產運作路徑。
通過住宅、商業兩大地產業務的發展計劃,泰禾集團正在加速布局并深耕一線城市。
泰禾商業謀篇布局
泰禾集團的商業地產正在向著新的高度攀爬。
12月30日,福州東二環泰禾廣場開業,這個全省最大的城市商業綜合體,總建筑面積達 150 萬平方,相當于 210 個足球場那么大,總投資額為200億元,被看成是泰禾壟斷福建高端城市商業綜體的代表作。
據介紹,這個項目由高端精品購物中心、酒店、高端住宅等六大板塊組成,此外進駐的品牌商中有超過 30%是在福建首開旗艦店,包括蘋果(APPLE)、艾斯卡達(ESCADA)、維維安·韋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等。
不僅如此,泰禾商業還計劃向福建省外的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進行布局,最終完成全部覆蓋。
“未來我們將開發20~30個商業廣場,這些商業廣場的區域選擇仍將以北上廣深、福建、廣東及南京、杭州等城市為主,以及武漢、濟南等將可能新進入的城市,而在擇址標準上我們希望項目周圍能達到3公里30萬或5公里50萬消費人群的基礎。”朱進康介紹到。
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商業地產過剩問題突出,泰禾集團此時計劃增加商業地產開發體量需要面對資金沉淀和市場需求縮小等問題。
“一個好的商業綜合體,應當成為城市級的服務平臺、景觀平臺和社交平臺,目前北京等一線城市能體現著三個要求的項目還不多,所以我們認為對泰禾來說還有市場空間。”泰禾集團副總裁、商業地產公司總經理朱進康并不認為現在的商業地產不適合進入。
“對商業地產過剩問題要區分來看,一線城市部分城區、二線核心城市其實還有很大的空間,比如北京的通州、昌平乃至燕郊地區等,對高端城市商業綜合體的需求很明顯。”朱進康表示。
據了解,從2011年泰禾涉足商業地產至今已經五年,目前泰禾在福建儲備了五個泰禾廣場項目,并有3家廣場開業,今年又以27.75億元斬獲昌平南邵地塊,在北京打造首個“泰禾廣場”項目。
而泰禾集團董秘介紹稱,目前對商業地產未來要向著從銷售型向收入型方向改變,但目前的首要是保證資金成本的回流。
“審慎”拿地
與前兩年激進的拿地政策不同,今年黃其森董事長在談及拿地時用了“審慎”一詞。他表示,“泰禾集團未來在土地市場上要保持審慎的態度,在合適的城市拿合適的地塊。”
上周五 (12月25日),泰禾集團以 57 億元競得深圳寶安尖崗山片區兩宗地塊,其中A122-0345地塊以79907元/平米的樓面價,超過今年10月22日北京豐臺花鄉地塊創下的7.5萬/平米的樓面價,成為2015年全國的單價地王。
對此,泰禾方面表示,深圳兩宗地塊的合計樓面價為6.2萬元/平,但周邊項目已經賣到十萬以上,按此計算是物有所值的。
“進入深圳是泰禾持續深耕一線城市的表現,并完成了公司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及區域的布局。除了福建大本營外,泰禾集團70%以上的貨值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 而今年泰禾集團一共拿下6宗土地,除了杭州,其余全在一線,包括北京三宗、上海一宗、深圳一宗。”12月30日黃其森在福州東二環泰禾廣場開業媒體見面會上,對媒體表示。
據了解,上述地塊中四宗地將繼續做“院子”系列產品,而在深圳將打造全國第十座“泰禾院子”,另外兩宗地則拿來做商業綜合體。
黃其森表示,在公司發展區域選擇上,泰禾堅持看好一線城市,基本不進入三四線城市,因為早在兩三年前就察覺了三四線城市過剩的情況。
“過去兩年我們用了350億元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拿地,當時被認為地價過高,但這些土地放在2015年要用700億元”,12月30日,黃其森表示,過去有些人擔心泰禾在一線城市的土地市場是否過度激進,但現在回頭看,相信很多人都能理解和認同泰禾的做法。
本文來源于和訊房產,圖片源自網絡,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