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9年定位為“中部地區重要中心城市”,到2010年確立成為“中部地區中心城市”,再到2012年明確提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2015年“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獲批,武漢成為戰略支點城市,追求卓越、敢為人先站在新的起跑點,房地產行業將為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爭創國家中心城市、復興大武漢做出更大的貢獻。
武漢,從謔稱的“大縣城”到全國文明城市,大武漢摩天大樓高聳入云,地鐵網絡貫穿三鎮,從內環到四環,第一座長江大橋到第十一座,東湖高新、漢口北、化工新城、中國光谷、中國車都,城市發展天翻地覆,每天不一樣。
城市文明留下開發商的“足跡”
在此過程中,房地產及其上下游企業扮演著推動“國家中心城市”進程的重要角色,一座座居住新城,一個個拔地而起的商業新中心,不斷影響和改變著這座城市原有的生活方式,成為這座城市的風景,也使武漢不斷與世界接軌。
恒大、萬達、保利、金地、萬科、新世界、福星惠譽……這些為城市發展進程做出貢獻的地產企業,為這座城市留下了一個個經典作品。細品這些年,環線一帶、老城區、新興城區,一個個值得典藏的樓盤、地標樓盤、人居典范社區以及富有投資價值的商業地產等經典樓盤,早已遍布城市的各個角落。
與過去不同的是,如今房企的終極目標不僅是把房子建好,還有創造新的城市文明,創造屬于這個時代的城市新精神。追尋一種品質的居住、一種文化的居住,將建筑做成文化,為城市構造年輕的活力和高度。
城市發展與房地產開發是互為依存相輔相成的。任何城市都是依靠房地產開發先行,而城市的發展又為房地產的再運行提供空間和資源。“如果沒有開發商的參與,建設中心城市只能是紙上談兵。”有人這樣詮釋開發商對城市發展的貢獻。
開發商成為“城市合伙人”
作為萬達集團25年筑夢華夏的標桿之作,武漢中央文化區自誕生之日起就不斷改變著武漢這個大都會。自2011年繁華漢街盛大開業享譽全國,到現如今500億投資的全面落地,文化旅游、公寓、寫字樓和豪宅等全線產品百花齊放,以勁銷百億的傲人戰績,將區域和城市帶入全新格局。武漢中央文化區不僅已經完全融入這座城市的成長脈絡,更是獻給江城的時代大禮。
湖北,作為恒大布局華中區域的關鍵一站,十年來,湖北恒大為湖北省的城市化進程及房地產業的規范發展做出卓越貢獻。湖北恒大憑借雄厚的資本實力,依托集團先進的發展理念和豐富的開發經驗,充分利用湖北作為全國經濟中心的重要戰略地位,在武漢、宜昌、襄陽、荊州、孝感、鄂州等城市開發建設了20余精品樓盤。10年間,武漢成就了恒大,恒大也以強大的品牌實力、精湛的9A精裝、五星物管服務和精美絕倫的皇家園林成就了武漢優居風向標。
武漢爭創“國家創新型城市”的戰略布局中,“文創東湖”板塊核心的金地東湖創客基地成為最受矚目的創業中心。距離光谷半小時車程的東湖畔,有武漢另一個備受矚目的創業高地——金地集團攜手洪山區政府打造的創客基地。
和光谷一樣,創客基地是涵蓋項目孵化、創投對接、創業輔導、股權交易、法律咨詢等全鏈條創業服務的空間。與光谷創客街區不同,在金地·自在城百萬方城市綜合體中誕生的創客基地,商業生活氛圍更濃,覆蓋的創業群體更廣泛,創業服務更加全面。處在密集的東湖板塊核心的創客基地,其主力除了大學生,更有不同產業的新興創業客群,他們來自創客基地近鄰的中國文谷、高鐵商貿特區、東湖旅游特區、武漢中央文化區、武鋼下游產業鏈、濱江商務區等。更加豐富而富有關聯性的產業在創客基地聚集,讓這里的創業氛圍更加成熟,更加活躍。
無論是武漢中央文化區不斷提升武漢這個大都會的城市價值,還是恒大為武漢每個片區留下人居典范的經典作品,又或者是金地創建東湖創客基地……地產商入武漢,開發商為創建國家中心城市,加入武漢這座城市,成為“城市合伙人”。伴隨著一些實力開發商的運營推進,一座座新城逐漸取代了老城的光環;一個個拔地而起的城市副中心,逐漸取代了原有的商業圈,不斷影響著這座城市原有的生活方式。
實力房企助推創建“國家中心城市”
中國指數研究院華中分院的報告指出,過去20年間,武漢經歷了經濟總量由過億百億向“萬億俱樂部”突破的進程,經歷了城區建成面積由200平方公里擴張至500平方公里的城市發展,過去20年,是武漢深刻變化的20年,也是武漢奮勇崛起的20年。
GDP從607億元到10069億元、常住人口從710萬到1034萬、房產投資從92億元到2354億元、商品房成交由不足百萬到逾2000萬平方米。2015年,武漢GDP破萬億、長江中游城市圈規劃獲批、武漢創建國家中心城市的歷史性時刻。房地產及上下游企業成為推動城市化進程的關鍵力量,促進了投資與消費,提高了人居水平,也使武漢不斷與世界接軌。在此期間,涌現出一批城市發展貢獻企業、人物和項目,加入了“城市合伙人”隊伍,為創建國家中心城市、復興大武漢夢想,房地產領軍企業組成“奮斗共同體”。
本文來源于長江商報,圖片源自網絡,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