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金融,就做不好房地產。”這句話一直掛在泰禾集團(下稱“泰禾”)董事長黃其森的嘴邊。曾經在銀行工作過的黃其森一直對金融情有獨鐘,這也不難理解為何今年泰禾頻繁布局金融。
自2015年開始,很多房企都已經感受到了市場帶來的巨大壓力,利潤率攤薄、拿地困難成為房企面臨的問題,而轉型或者說是探索新的發展路徑基本上是每個房企需要考慮的問題。自今年初,泰禾集團就提出了“以房地產為核心,以金融和投資為兩翼”的戰略。
“泰禾堅持房地產的核心主業,主要是泰禾在房地產方面真正擁有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并且堅持前瞻性的一線戰略布局,可以保障房地產業務的快速增長,但是我們也注意到新形勢下房地產行業的分化正在加劇,希望通過金融和投資布局尋找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同時這也可促進主業的發展,達到一個協同的效用。”泰禾董秘洪再春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公司的金融業務路徑。
大金融產業鏈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發現,目前泰禾是東興證券的第三大股東,同時還參股福州農商銀行,泰禾投資則為福建海峽銀行的第二大股東。這些里面大部分是早先的布局。
今年5月,泰禾發布公告稱,公司下屬子公司上海紅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上海中城年代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中城聯盟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以3100萬元共同出資設立上海中城渝通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上海紅御作為有限合伙人以自有資金出資1240萬元,持股40%。上海中誠渝通投資中心(有限合伙)擬通過股權投資的方式向深圳市吉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深圳吉屋”)進行投資,投資金額500萬美元(約3100萬元人民幣),持股6.67%。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投資對象深圳吉屋是一家房地產交易導向型電商,主要為房地產開發商和一手房代理構建互聯網化的房產交易平臺,并提供電商相關金融服務,這也是第一家開發商投資進入房產交易平臺。
根據公開資料,深圳吉屋主要為房地產開發商代理構建互聯網化的房產交易平臺,并提供電商相關金融服務,公司成立于2011年。2014年,深圳吉屋全年實現交易流水約150億元,營業收入約1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約400%。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此類合作確實超出了傳統房企的多元化模式,泰禾介入電商平臺后,其能夠獲得一個間接的平臺,未來對于整個泰禾的房源銷售或將有疊加效應。但是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上述股份占比并不多,短期內產生的效應可能很低,對于泰禾業績的貢獻也是微乎其微。
但是泰禾進軍金融的“野心”并沒有終止。今年5月,泰禾宣布參與發起設立海峽人壽,注冊地在福州,經營范圍為人壽保險、健康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等各類人身保險等業務。泰禾出資人民幣1.5億元,占海峽人壽注冊資本的10%。
“保險領域有很好的發展前景,目前我們對海峽人壽還是財務投資,但是不排除未來在保險領域有更好的投資機會出現。”洪再春告訴本報。
今年,包括平安在內很多險資都開始大舉進入房地產行業。由于目前房地產的優質資產估值不高,而險資有巨大的資金需要投資出口,因此險資在項目和公司層面都開始介入。
今年5月,泰禾還以人民幣10億元現金出資方式在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平潭片區投資設立泰禾金控(平潭)集團有限公司,公司主營業務范圍為對金融業的投資、企業資產管理與咨詢、電子支付等。
洪再春認為,有了這樣一個金控平臺,未來可以整合泰禾金融方面的相關資源,相信未來這個金融平臺也會成為泰禾的另一個利潤增長點,并和房地產主業相輔相成。
輕資產化
值得注意的是,泰禾上述金融產業的投資還沒有達到控股程度。但是業內人士也分析稱,這些探索是泰禾進軍金融的第一步,如何用金融手段整合資源打通產融結合才是泰禾的深層目的。
平安證券的研報認為,由于地產行業收入和利潤的規模均較大,為了避免轉型過程中利潤波動劇烈,在實際選擇過程中可替代的投資領域相對較少,企業的轉型集中在大金融和大健康領域。泰禾的金融布局似乎和該研報不謀而合。
今年7月,泰禾宣布了員工持股計劃,參與對象為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管理骨干和稀缺崗位人員。這也被業內認為是為接下來的輕資產戰略轉型鋪路。因為只有核心員工的穩定,才能保證轉型的順利進行。
海通證券認為,泰禾金控將在泰禾集團投資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州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基礎上,致力于券商、銀行、保險等金融及類金融業的投資,同時積極把握資產管理和股權投資行業發展機遇,通過投資或收購互聯網+金融股權,構建泰禾集團的互聯網金控平臺。
洪再春透露,在保持房地產業務快速擴張的同時目前泰禾正在快步多元試水金融領域和房地產產業鏈延伸,雖然目前這些領域并未成為一個利潤支撐點,但是未來可以有巨大的市場空間。“而里面的某些領域也必然會成為泰禾戰略投入和進一步控股的方向。”
有業內觀察人士指出,泰禾的系列金融布局,最終是想實現產融結合的轉型。
本文來源于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羅韜,圖片源自網絡,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