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成都萬科海悅匯城發布公告,旗下運營的第五食堂因業務調整,于8月25日停止營業。曾作為萬科“五菜一湯”的第五食堂是萬科社區商業戰略里的重要標配,開業不到2年時間就草草關門,社區商業如何運作再次引發思考。
“第五食堂剛開業時,周邊配套還沒起來,生意挺好。
“但去年下半年開始,小區樓下多了不少賣蔬果的超市和餐飲小鋪,有些人就不再愿意去第五食堂吃,生意隨之變淡。”某萬科業主介紹,萬科第五食堂一葷一素加碗米飯差不多要16元,這個價格在海悅匯城周邊并沒有太大競爭力,希望第五食堂能讓業主感受到更多的優惠。
另外業主王先生表示,第五食堂可以算是叫好不叫座!萬科對菜品要求很高,加上就餐環境,成本相對高些。現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第五食堂很少會做活動,加上小區入住率僅有一半左右,經營自然不會太好。
調查成都周邊多個社區發現,部分交房已七八年的社區商業發展現狀較好,滿鋪率以及業態的豐富性都較高。如鷺島國際社區、優品道、翡翠城等社區商業發展都較為成熟。在優品道調查時發現,除了傳統的餐飲、理發、美容等便民商業外,中型的生鮮超市、連鎖型幼兒輔導機構、兒童游樂區、金融保險超市等新一類的社區商業業態也迅速成長,并以良好的口碑贏得市場。
形成對比的是,位置較遠的一些新建樓盤,一方面受到入住人口的影響,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統一的規劃,經營業態過于單一和重復,品牌性商家的缺乏導致整個社區商業陷入較困難的發展局面。譬如盡管提出以社區商業突圍的金科,其第一個在成都真正落地的商業項目金科天籟城9月30日正式開街后,人氣方面難有突圍, 許多店鋪門口都貼著“店鋪轉讓”的廣告。
面對成都社區商業的現狀,第一太平戴維斯華西區項目及開發顧問部高級助理董事羅元均表示,成都社區商業運營呈現兩邊倒的現象,成熟居住板塊社區商業運營情況較好,但新興居住板塊社區商業尚處于發展階段。
近兩年時間,社區商業逐漸成為商業供應的主角,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成都社區商業的銷售金額占全部商業地產銷售金額的50%以上。一些大盤和品牌開發商把社區商業擺放到重要的位置,藍光、華潤、萬科、藍潤、首創等品牌開發商紛紛加入其中。例如華潤•二十城推出“萬象潤街”,藍光推出社區商業計劃,紅街、耍街陸續登場。
面對成都在建商業綜合體面積位列全國各城市之首的現狀,開發商們也在謀變,為在競爭激烈的成都商業市場突圍。從2014年開始,社區商業成為各開發商重要的突破口,藍光、華潤、萬科、藍潤、首創等品牌開發商紛紛加入其中。
社區商業如此火熱,成為各開發商追捧的香餑餑,主要是市場空間的縮小和土地放量的雙重因素影響。隨著大型商業供應增多,大型商業的操作難度高;而體量相對更小的社區型商業,似乎更具備可操作空間和更低的市場風險。另外,土地市場供應中,小體量商業地塊持續推出,社區商業供應也隨之上升。
戴德梁行成都商業地產部張揚認為,社區商業在歐洲等發達國家占整個商業總額的60%-70%,目前中國是低于30%的。另一方面社區商業的產品線逐漸成熟,例如萬科“五彩一湯”、花樣年“彩生活”等都形成了一系列自己的品牌。
在翡翠城調查時發現,星巴克、漢堡王等連鎖餐飲品牌已經進入社區,并成為社區重要的主力店。除此之外,幾乎所有餐飲、副食、生鮮店都推出了外送服務,并與京東到家、餓了么等電商合作提供外送服務。
未來,社區商業的互聯網化會更為強烈,各種社區O2O應用不斷涌現,像上門打掃清潔、按摩、上門廚師烹飪等服務性業態會更加多。孫強認為,未來社區商業的發展方向就是將社區商業作為整個社區的中心地位,原有僅僅以商業為主的空間結構將被打破,更多城市公共空間將加入其中,比如公園、運動場所、休息區。與互聯網相互融合的線上、線下平臺將被社區商業的每個商戶所應用,服務性的商業業態比例會不斷加重。
面對社區商業供應的大量涌入,以及市場對社區商業的一片看好的現狀,對于投資者而言,能否投資社區商業,如何投資社區商業成為最為重要的問題。
社區商業通常體量較小,總價不高,對于許多中小型投資者來說可以承受,并且社區周邊存在大量的居住客群,客流方面相對穩定。但不同區域、不同社區擁有不同的屬性,也并不是所有社區商業都值得投資。投資社區商業,仍需考慮投資回報率,需考慮項目及周邊商業供需情況、入住情況、入住客戶的消費能力、開發商的品牌、操盤策略及后期運營等。
在選擇社區商鋪時,投資者要注意三個問題:1.產品規劃:好的商鋪產品應具備展示性和可達性,可以增強個體商鋪的經營能力 2.成熟時間:成熟的社區比新區擁有更短的培育期,鋪子也更容易出租 3.統一的后期經營:能降低投資客的招商壓力,獲得更為穩定的收益。
而對于開發商而言,如何打造、運營好社區商業更是一件頭等大事。如今市場上大多數的社區商業多以銷售為主,銷售與租賃存在失衡。專家建議,在社區商業銷售前期,制定詳盡的租售策略,并以租賃為指導思想,帶動銷售和后期經營。在解決租賃問題時,可采用帶租約銷售、自營品牌等方式,引入優質品牌。并且開發商應準備備后期運營團隊,只有統一的運營,才能確保后期項目經營的持續性。
面對眾多開發商選擇以社區商業突圍,張揚認為開發商應根據自有的優勢和資源來運營、發展社區商業,例如萬科統一招商運營,龍湖社區商業偏重于家庭里的老人、小孩等;同時建議做新型互聯網社區物業服務。除此之外,開發商引入主力店,對社區商業的快速成熟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來源于商業地產與電商,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