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這么激烈,家樂福要怎么在中國開便利店?
為了應對競爭激烈的零售市場,專注大賣場業務的家樂福開始拓展新的便利店業態,相比傳統便利店,它要提供更多的商品與服務,比如有Wi-Fi,可以充電,還可以在里面做做美甲。
進入中國20年后,法國最大的零售商家樂福正在通過開拓新的業態模式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鞏固地位。
去年11月,家樂福在上海開出了第一家名為“Easy Carrefour”的便利店,不久前的9月20日在上海古北黃金城道開出第三家,未來幾天里,第四家門店也將在上海徐匯區萬體館旁的星游城開業。
目前便利店確實是零售業中最被看好的業態,但在上海,2013年就已經有4800多家便利店,是內地便利店分布最密集的城市。
所以,消費者不再需要一個新的便利店品牌了,“我們要開一個更大的門店,提供更多的商品。”家樂福電商及便利店業務總監Oliver Tollet說。
Oliver Tollet把Easy便利店稱為“便利超市”,它和普通便利店最直觀的區別就是,每一家Easy便利店的經營面積標準是250平方米左右,相當于三個普通便利店的大小,提供商品的品類為4000-5000種,遠超過一般的便利店。
家樂福想把Easy便利店營造出一種生活方式的氛圍,所以走進這些以橙色紅色為基調的店鋪,除了各類商品,還有免費的Wi-Fi、可以微信掃描打印照片的機器、簡單的咖啡吧,提供美式咖啡、拿鐵、奶茶等簡單的飲品,價格通常在10元左右,而靠近臨街窗戶的桌子上還配有數量不少的充電電源。
利用場地之便,Easy便利店和O2O的美甲服務商河貍家合作,在店內開展一些做指甲的服務等。除此之外,這家店未來還計劃利用二樓空間定期舉辦青年白領油畫沙龍活動。
其實,便利店業態對家樂福中國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業務,這家法國零售企業在1995年進入中國后,業務重點一直是大賣場,至今在中國已經開出31家大賣場。其實早在2004年,家樂福曾引入生鮮超市品牌“冠軍超市”,試圖探索便利店業態,但最終因規模有限、成本過高等原因虧損,次年就撤出了中國市場。
但是,“隨著中國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中國正在產生新的消費模式,消費者也希望看到變化,我們希望順應這種變化,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Oliver Tollet表示。
為了在中國開展便利店業務,家樂福在一年半前就成立了一個名為新業態項目部門的獨立團隊,不過由于業務剛起步,部門只有幾個人,主要還是依靠家樂福其他的成熟資源來運營。
在開店之前,家樂福對中國市場進行了一番考察,最終認定在市場飽和的上海,比普通便利店更大的便利超市,因為比大賣場來得更靈活,又可以提供比便利店更多的選擇,可以避開和普通便利店的完全競爭,填補大賣場之外的市場空間。而更大的場地也便于提供一些增值服務,體現品牌特色,增加消費者黏性。
配合新便利店業態的發展,今年6月18日,家樂福在上海還正式啟動了家樂福網上商城。在Easy便利店都有電腦連接家樂福網上商城,可以作為網上商城的線下自提點。隨著越來越多的便利店開業,家樂福希望打通線上下單+大賣場發貨+便利店自提的O2O購物模式。
不過,家樂福也發現,開業至今,選擇自提服務的消費者并不多。在家樂福看來,以往別的品牌便利店的線下自提業務,可能出現走錯店的問題,Easy便利店雖然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但或許出于省力便捷等原因,直接送貨上門更好。這是家樂福目前正在探索的新模式,要如何解決出現的問題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