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沉浸式文旅受到游客青睞。沉浸式演藝、沉浸式夜游、沉浸式展覽展示、沉浸式街區……近日,在2023北京文化論壇“文旅融合”平行論壇上,第一批24家全國智慧旅游沉浸式體驗新空間培育試點項目正式授牌。
沉浸式旅游帶來哪些新體驗?下一步如何推動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記者進行了采訪。
走進陜西西安曲江新區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濃濃的文化氣息撲面。
在上元安康踏歌臺上,演員還原唐代名畫《簪花仕女圖》;在仙山紅龍的青綠山水間,與“白居易”隔空對話……邊走邊看,視覺、聽覺與情緒隨著一場場演出逐步深入,沉浸到這場關于歷史文化的美妙演繹中。
行走在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不同故事中的人物,為這個智慧旅游沉浸式空間場景注入更多生動元素。這條唐文化體驗主題街區集唐樂歌舞演藝、文化社交休閑等為一體,通過虛擬現實手段讓游客直觀感受唐文化。
△ 《霓裳羽衣舞》演藝
近年來,我國文旅市場快速發展,沉浸式文旅產品越來越受游客喜愛。在北京、上海、杭州、武漢、成都等重點旅游城市,“沉浸式”成為游客搜索旅游產品的熱詞。
為了推進智慧旅游融合創新發展,文化和旅游部開展了智慧旅游沉浸式體驗新空間推薦遴選暨培育試點工作,并于近日公布首批入選的24個項目名單,推動全國智慧旅游沉浸式體驗新空間產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發展。
文化和旅游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智慧旅游沉浸式體驗新空間,是指依托旅游景區、度假區、休閑街區、工業遺產、博物館等場所或相關空間,運用增強現實、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數字科技,并融合文化創意等元素,通過文旅融合、虛實結合等方式,讓游客深度介入與互動體驗而形成的一種旅游新產品、消費新場景。
△ 《極樂之宴》演藝
“沉浸式旅游走熱,得益于供給端持續發力,不斷滿足市場新需求。”北京聯合大學旅游學院教授劉敏認為,從供給看,互聯網、虛擬現實等新技術在文旅領域加速應用,帶動沉浸式旅游等智慧旅游供給不斷創新。從需求看,旅游消費呈現明顯的個性化、多樣化趨勢,游客對文旅融合新產品的需求更旺盛,為文旅創新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在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IP+夜游”模式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夜演、夜游、夜市三大“夜經濟”板塊,吸引更多游客放慢腳步深度體驗,有效提高了過夜游客率,帶動了餐飲、酒店、休閑、娛樂等產業發展。
文章來源:陜文投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