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一兩家常去的家門口小店,居民樓下的水果店,公司附近的小賣鋪,或是隱藏在街角巷尾的小飯館……它們看似不起眼,但已成為生活中的“習慣性存在”,萬一哪天搬家了或關門了,我們心里就會像少了點什么。
這些小店深入消費市場末端,是消費者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數據顯示,中國個體工商戶已超過8000萬戶,它們在經濟發展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撐起了很多普通家庭的收入來源,是重要的民生力量。
近年來,在線上電商的沖擊與經濟下行的壓力下,很多人都關心這些小微實體店是否會消失,但事實證明,它們會優勝劣汰,卻不會消失。在困境中,小店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韌性,也印證了在消費者心中的重要性。
不可替代的人情味
和大型連鎖店、電商平臺相比,小店的特色在于不可替代的人情味——多去幾次,老板就認識你了,結賬時能講講價,偶爾還能多送兩根黃瓜或一顆西紅柿,慢慢的,就生出幾分“遠親不如近鄰”的溫暖來。
上海的“富迪百貨店”開在臨街,周邊有多個居民區,開店近4年,老顧客們都跟店主俞老板處成了朋友。俞老板說,平時來買東西的老顧客,很少有買完就走的,經常留下來和他嘮嘮嗑,就像朋友聚會一樣。
店里人不多,除了俞老板外,只有兩名工作人員,但偶爾有顧客需要幫忙送貨——大多是腿腳不方便的老人,或是長期居家,店里都會免費送貨上門。
俞老板還建了一個幾百人的微信群,經常在里面通知優惠、回應需求,甚至聊聊家常。每月11-12號,富迪百貨店會舉行全場88折的活動,很多老顧客也會選擇這兩天多買點東西。
所謂“社群運營”,不就是如此嗎?
長此以往,消費者對小店會建立起一種“人情往來”般的情誼,好像去“打卡”已經成為習慣。店主們也會留意顧客的規律與喜好——上班族大概什么時候下班,老人會幾點接孩子放學并順便買點零食,哪個球迷在看比賽前一定要來點啤酒……
俞老板在店鋪理貨
在上海靈石路的“香港肥鍋米線”,每天下午都會有一位老顧客固定來打卡,服務員一看到他進門,就知道要讓后廚準備什么了。
這樣的老顧客是小店的“穩定客源”,店主們非常重視并用心經營和他們的關系,也會為他們提供一些“增值服務”。
俞老板去上海周邊城市進貨的時候,就經常幫老顧客“代購”當地的土特產。
在菜市場經營牛羊肉攤的甘老板也有件印象深刻的小事——曾有一位老顧客和朋友約好了在家吃火鍋,但忘了提前告知他留貨,到店時已經沒貨了。看著焦急的顧客,甘老板當即停了自己的生意,聯系同行,載著顧客到另一個菜市場買到了合適的肉。為了表示感謝,后來顧客還送了甘老板一份小禮物。
“有時候顧客會提出問題,我想想辦法解決了,顧客就會覺得我服務還挺好的。”甘老板說。
為顧客切肉的甘老板
在商業運營中,常被提到的個性化服務、社群運營、提升消費者黏性、私域客群等專業術語,這些小店老板們或許不懂,但他們早已做到了。也正是這樣基于人情味的服務,讓小店們的生意日趨穩定,構成了獨具特色的優勢。
“毛細血管”的韌性
小微實體店被稱為實體經濟的“毛細血管”,它們的優勢不可替代,也有更多“不容易”的地方。
小店的經營者大多是夫妻(很多小店也被稱為“夫妻店”),因為預算有限,舍不得多招幾個員工,事事要親力親為,十分辛苦。尤其經營水果、蔬菜、肉類等生鮮產品,往往要凌晨進貨,開店到晚上,每日睡眠時間不過4、5個小時。
同時,小店的利潤也較為微薄。以零售門店為例,大型商超采購時,因為量大,能在上游生產端拿到非常優惠的價格,而小商店往往走經銷商渠道,量少,采購價格也就更貴。
因此,大多數小微實體店的店主都非常重視成本控制,在房租、水電、人工、進貨等地方“精打細算”。
舉個例子,日益普及的移動支付雖然比現金更為方便,但同時也為商家帶來了手續費,日積月累下來,不是小數目。
肥鍋米線的服務員正在準備結賬
近年來,無論是國家提振消費、幫小微企業紓難解困的政策,還是市場背后的金融力量提供的幫扶,大多會從“減負”入手,通過降低成本,利好小微企業。
半月前,俞老板門店里引入了中國銀聯推出的“紅火計劃”,使用銀聯二維碼收款,500元以內免除交易手續費,500元以上的手續費按比例返還。“這肯定是一件很好的事,能夠給到我們商家一些扶持嘛?!庇崂习逭f。
目前,富迪百貨店每天大概能有10單以上通過銀聯二維碼收款,同時,俞老板也希望中國銀聯能多推出一些利好消費者的優惠,這樣兩端相輔相成,更利于商家對消費者進行引導。
據了解,“助商惠民-紅火計劃”是中國銀聯在2021年6月推出的助力實體經濟加速復蘇的優惠活動,主要面向餐飲、超市便利、百貨商場、交通出行、旅游景點及周邊的零售消費類商戶。推出一年來,“紅火計劃”已服務超過770萬戶商家,總交易超過3億筆。
今年7月份,中國銀聯對“紅火計劃”進行了全面升級,優惠政策延期至2023年6月30日,服務范圍擴大至住宿、客運、景區等行業,帶來更全面的利好。
同時,“紅火計劃”對服務形式進行了更縱深的升級,聯合產業各方,為商戶提供物料、用戶引流、數字化經營工具等“授人以漁”的支持。
經濟發展需要“致廣大而盡精微”,在向上生長的過程中,大型企業們占據重要地位,小微商戶也展現了自己的生命力,誰都不會落下。同時,也要“大手牽小手”,需要中國銀聯這樣的巨頭們伸出手來提供幫扶,賦能細微之處。這既展現了大型企業的社會責任,也在助力小微企業的同時,進一步促進了提振經濟。
而對消費者來說,小店的意義是上班族通勤路上的一份煎餅+豆漿,也是學生們放學后買到的心儀零食,更是深夜時街邊的一碗熱湯面。消費者需要它們,它們也需要消費者。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