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全球購買手直播的銷售方式,我已關閉了香港的3家實體店鋪,只保留尖沙咀的一家店鋪。現在線上一次直播的營業額超過我線下一周營業額。對于純手工打造的品牌來說,現在我面臨的主要挑戰來源于產能方面的壓力,不再是銷售方面的問題。” 7月6日,香港國際設計師協會會長、Zn Studio品牌創始人方偉平向記者說道。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出口跨境電商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為1.2萬億元,同比增長21.2%。
各大電商平臺對“海淘”市場也紛紛排兵布陣。阿里全球購、天貓出海、京東售全球等業務板塊,均在不同層面進行潛在市場的深挖和覆蓋。
除了傳統“超級海外大牌”的引入,滿足大眾化需求之外。7日,淘寶全球購負責人魏萌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90后、95后成為消費升級主力軍,他們擁有更多個性化、小眾品牌的海淘購物需求,且市場潛力大。現在需要解決的正是如何建立起海外小眾品牌和國內消費者之間的聯系。而通過對買手的招募可以有效助推境外小眾品牌和國內消費者之間橋梁的建立。境外中小品牌能用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打開在中國市場的影響力和銷量。”
品牌與市場的橋梁
“海淘市場某種意義上就是對消費升級的訴求,對比以往的經驗,從單價較低的基本生活品如洗發水等開始,消費者開始提出商品品質和獨特性訴求。一波消費升級隨之逐漸產生且擴大。從一小部分銷售接受更貴的產品開始,不斷傳導到更多的人。我們希望海淘市場的其他領域產品也可以延續這樣的模式,不斷開闊市場。”魏萌說道。
小眾品牌進入中國市場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方偉平表示,最初自己的設計師品牌與淘寶全球購買手小天的直播海淘賣貨合作完全出于機緣巧合,在買手小天的鼓勵下,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從幾百塊的小件產品開始賣。隨著合作的深入以及與客戶信任度的培養,已經發展到單次直播賣貨銷售額超過10萬元,產品單價也上升至千元、萬元價位。
“即使是像歐萊雅此類擁有眾多超大品牌的集團,也會有一些小眾品牌想要打開中國市場。但必然會出現既渴求中國市場又擔心水土不服的問題,而全球購的平臺更多地就是提供給小眾品牌一個試水的機會,更精準地確定自己的市場分級,趨勢洞見和整體消費者畫像。從這其中成長起來的品牌可以進一步入駐天貓國際或者其他平臺,形成一個內容供應鏈基礎上的賦能。”魏萌解釋道。
方偉平透露,目前香港地區設計師品牌與全球購買手常見的分成模式還是將匯率差分成給買手。
代購還是買手?
之所以全球招募買手成為需求正是因為市場存在著痛點,可以通過買手去解決。因為熟悉境外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同時又非常了解中國消費者需求。頭部買手擁有極高產品敏感度,能夠充分挖掘當地的特色商品和品牌,并且通過直播,短視頻,圖文等方式,用生動的內容和有趣的互動將境外的特色及價值傳遞給國內消費者。“一個成功的買手,需要的是獨特的個性魅力,獲得用戶粘性。”魏萌說道。
來自發掘泰國時尚市場,單筆成交金額可達80萬的買手Rita7月7日對記者說道:“一年半以來,店鋪來自全球購的瀏覽量增長了30%-40%以上。”市場藍海顯現的同時,C to C模式的買手生態也在“野蠻擴張”。
淘寶全球購平臺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香港區域全球購買手有2055名,全球將近2萬名,分別來自五大洲近70個國家和地區。港澳臺東南亞23.5%,韓國18.6%,歐洲17%,美洲17%,日本14.2%,澳新9.3%。據阿里方面介紹,2018年全球購目標規模化,將擴增至少200%。
據透露,阿里全球購平臺今年針對境外優質中小品牌啟動“全球甄星計劃”,通過供應鏈合作伙伴分銷至全球購買手和賣家。預計全年至少孵化365個具備發展潛力的境外品牌,涵蓋美妝、箱包、運動、服飾、母嬰及食品等類別。
諸如直播、買手所在地簽到等新型技術的介入,讓消費者更容易同賣家建立信任體系。“對于平臺來說,更多需要的是為買手提供一系列便捷的服務,組織一套完整的體系。提供一套需要的物料,和一系列內容營銷的解決方案。”魏萌表示,“形成全球購買手品牌效應和信任體系的不斷完善是現階段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