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初夏的傍晚,站在人來熙往的上海市南京東路路口,一江之隔的東方明珠時尚大氣,身后是一排排充滿歷史厚重感的建筑,承載著幾代上海人記憶的外灘·中央和現代感十足的大丸百貨,安靜地佇立在街角。
如果還把這里當做普通的商業街,那就OUT了,如今,黃浦商圈悄悄上演“變形記”,更加注重品味和購物體驗的提升,向市民展示獨具一格的“上海購物”魅力。
對于土生土長的上海人,始建于1930年的中央商場,是一種難以割舍的情懷,濃縮了他們成長中最難以忘懷的記憶。然而隨著南京路商圈的不斷演變升級,環境老舊、服務落后的老商場逐漸落寞。2014年,“南京東路179號街坊成片保護改建工程”啟動,按照歷史建筑的修繕原則和保護要求,改善建筑的整體完整性,使建筑內外空間及設施配置適應現代功能的要求。2017年,沿南京東路的一期工程――中央商場和美倫大樓完成修繕改造和招商開業。
改造后的“外灘·中央”商業功能定位為:以高品位時尚生活為主題,打造一個“商旅文生活秀”的體驗綜合體,開拓及引進符合時代潮流和商業發展趨勢的新型業態。
“外灘·中央”一樓的NB運動品牌旗艦店,擺放著一臺特殊的測試機上。雙腳踩上去,不一會,店員的手持平板里顯示出左右腳的各項數據,店員可以根據顧客的腳型、足弓弧度、足背厚度、兩腳差異等實際情況給出建議,從而推薦合適的運動鞋類型。
這番體驗讓一名年輕女顧客十分滿意,“這下我更了解我的腳了,以后不怕買不到舒服的鞋”。
溫馨的客戶體驗讓銷售更加精準,自然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新百倫隔壁的Jordan店內,“私人訂制”的T恤成為新一代“網紅”,不少年輕人慕名而來,為自己購置一件特殊的衣服。“一般都會選擇自己喜歡logo印在T恤上,可以是特殊的圖案,也可以印上自己的英文名,所以特別受歡迎。”Jordan的店員告訴記者,一般每天都要趕制20多件這樣的T恤,銷售極其火爆。
和外灘·中央一路之隔的大丸百貨,為滿足顧客一站式購物體驗,全商場各商鋪內安裝了375臺平板電腦,集訂單系統和收銀支付系統于一身,既可以單獨打印商品訂單,也可以直接在平板上完成支付。“真的是太方便了,再也不用去收銀臺排隊付款了”,一名顧客在掃碼付款后,大呼過癮。
據介紹,目前,大丸百貨全商場的移動支付占比已經超過了60%。溫馨的服務和精良的商品讓大丸的銷售額一直在穩步攀升。2017年,大丸百貨實現銷售12.22億元,實現毛利和其他業務收入1.73億元,位列上海百貨零售行業第四位。
變化,并非僅僅在南京路商圈。淮海中路796號,前身是一幢建于上世紀二十年代的新古典主義雙宅。2007年3月,淮海集團與總部設在日內瓦的世界著名奢侈品品牌管理公司――歷峰公司正式簽約,這里被建成“歷峰雙墅”品牌中心。
歷峰雙墅匯集了歷峰集團旗下江詩丹頓和登喜路兩大奢侈品牌,并攜手香港頂尖私人會所KEE以及上海當代藝術畫廊香格納,打造全新奢華體驗的專屬空間。2010年世博會期間,歷峰雙墅成為接待各國來賓“看上海”的一個窗口。
如果說歷峰雙墅有著屬于奢侈品的高冷范,那么位于淮海中路798-802號1-3層的GENTLEMONSTER上海旗艦店,則“通過視覺化創新不斷地給消費者提供新鮮體驗”受到年輕人的追捧。這個始創于2011年的韓國潮流眼鏡品牌,致力于在文化、科技、潮流趨勢等方面成為市場的領導者,已是眾多明星摯愛的必備單品。
從購物到體驗消費,從逛街到感受文化。新時代背景下的“上海購物”,絕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逛街買東西,實際上是指包括各種新消費、新體驗在內的“需求滿足”。
這體現的是居民消費熱點的轉變,對文化娛樂、旅游休閑的需求不斷增強,這是順應新時代美好生活追求的必然要求。經營理念的轉變,帶來口碑和效益的提升,老牌商圈再次煥發出的新的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