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街頭,活躍著數以萬計的便利店,都市快節奏的生活讓這些便利店成了“剛需”,成了白領經常出沒的地方之一。
最近,日系便利店羅森玩了回跨界,上周,羅森和“鮮豐水果”合作,一起開了家樣板店,以后在便利店也能買到新鮮水果。
而去年開始,京東、天貓等互聯網巨頭宣布進軍線下小店,“京東”計劃五年內在全國開設100萬家京東便利店,阿里也定下了開出100萬家店的目標。阿里和京東定下如此宏大目標的背后,依托的是對于傳統線下“夫妻零售小店”的改造,讓他們搭上“互聯網”的順風車。
隨著當下“新零售”的風口的到來和消費升級推進,從品牌“便利店”的主動“觸網”,到“夫妻零售小店”的業務革新,兩者同時開啟了新一輪的轉型升級。
賦能“夫妻老婆店” 天貓、京東忙著改造夫妻店
電子屏的門頭、陳列井然有序的貨架、都市簡潔的裝修風格……位于玉古路的“天貓·維軍超市”呈現在眼前的是整潔時尚的便利店,即使對標羅森、全家、7-11這些品牌便利店,天貓·維軍超市的裝修、貨品、服務、環境都不落于下風。
很難想象之前這是一家老舊的“夫妻店”。這家店就是由阿里的零售通運營改造的便利店,店內可以看到百草味最新上線的零食、三只松鼠的網紅爆款,但和傳統便利店不同,店內不設鮮食區,沒有便當、常溫快餐等。
和阿里的模式類似,京東近年來同樣把目光鎖定在這些中小店主身上,京東新通路負責人鄭宏彥介紹:“京東便利店為中小店主賦能,帶來很多不一樣的業務機會和運營管理模式,提升其運營能力。比如,讓店主有售賣生鮮的能力,提供打印服務的能力,還可以讓他們具備提供洗衣和寵物店服務的能力。”
零售通和新通路,都是以供應鏈為核心,學習了日系便利店7-11的“B2B2C”模式,為線下零售店提供訂貨、物流、營銷、增值服務等的互聯網服務平臺。零售通和新通路雖然有區別,但在服務線下零售店方面大同小異,簡單講就是,用互聯網對傳統的零售小賣部進行改造。
零售通和新通路目前都采用加盟合作形式。消費者不僅能在改造后的便利店購物,還能在線上店鋪進行下單。
整體看來,這些擁有互聯網基因的小店和傳統的便利店的“玩法”大相徑庭,對于便利店來說,引流、提升毛利的重要品項就是鮮食餐飲,如7-11的鮮食商品可以占到門店銷售的50%;而無論阿里還是京東的便利店,似乎都沒有把這一塊業務作為盈利的重點。
全家賣起了咖啡
羅森在杭州開水果店
日前記者走進中山北路的一家全家便利店時,無論是在飲料柜還是零食區,都可以很快找到全家自營的飲品和零食,結賬時,收營員向記者推薦了新品咖啡。
“中國全家有超過2500款商品面向國內消費者,每年對70%的商品進行更新,像我們的湃客咖啡、FAMI冰淇淋等商品也受到市場的認可。”中國全家新聞發言人王意文告訴記者。
據了解全家從2014年開始,推出咖啡業務,到 2017年,全年銷量較2016年已實現了翻倍。由此可見,自營商品對于便利店業績及品牌提升都起到了很大幫助。
“中國全家在今年初已與餓了么、美團外賣、京東到家三大外賣平臺開展合作,其中湃客咖啡作為獨立品牌入駐這些外賣平臺的下午茶板塊,進一步通過外賣渠道推廣咖啡品牌。”王意文說道。
另一家“日系”便利店品牌羅森,則在杭州開了家“水果店”。
上周三,鮮豐水果與羅森合作的第一家“便利店+水果店”的樣板店亮相杭州。
鮮豐水果營運負責人表示:“雙方經過數月的行業調研、分析和論證,最終達成共識,通過兩種商業模式的合作與融入,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便利體驗,把新鮮與便利做到極致。”
過去,消費者很難在便利店里買到新鮮的水果,羅森的這一步棋顯然走在了其他便利店的前面。有業內人士認為,鮮豐水果強大的供應鏈體系能在水果高速的更新迭代中,確保品種、價格與品質的優勢,從而建立羅森在鮮果模塊與競爭對手產品差異化優勢,雙方強強聯合,有望實現“1+1>2”的品牌效應。
本文轉載自每日商報,記者陳思翰,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觀點,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