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新世界集團旗下大型超市易買得(Emart)2日表示,該公司于當天下午3時在首爾總部與連鎖超市SPAR國際簽署“關于易買得向SPAR供貨的協議”,易買得計劃以同SPAR合作為契機重新開拓中國市場。
據韓國《亞洲經濟》消息,易買得期待包括旗下自主品牌“No Brand”、“PEACOCK”在內的商品能進入SPAR中國的400多個超市。據悉,易買得超市1997年首次進入中國市場,至今已有20年的在華經營歷史。
報道稱,在舉行簽字儀式之際,SPAR中國將派出代表團訪問易買得,參觀易買得門店、物流中心,就簽署供貨協議、評選商品同易買得合作。SPAR成立于1932年,總部位于荷蘭,于2004年正式進入中國。
沒能把店鋪和品牌本地化
從去年開始,便傳出易買得超市將關閉在華業務的消息。據韓國紐西斯通訊社報道,韓國新世界集團副會長鄭溶鎮去年5月曾表示,集團旗下易買得超市將全面退出中國市場。報道援引業界人士消息稱,易買得退出中國市場后,會以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為中心繼續開展海外業務。
韓國《中央日報》報道稱,易買得最早于1997年進入中國市場,并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家“易買得”超市。不過從2011年開始,由于經營狀況不佳,易買得開始對在華業務進行結構整頓。據澎湃新聞網消息,今年年初,易買得從中國撤出前的最后一家門店無錫錫山東亭店確定1月31日關門。
有韓媒分析認為,沒能把店鋪和品牌本地化是易買得退出中國的主要原因。而韓國部署“薩德”以后,易買得不再指望能經受更多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