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首家盒馬鮮生將于本月28日在夫子廟地區正式開業,年內,阿里巴巴集團希望在南京開出10家左右門店。自去年外資便利店羅森入駐南京,南京便利店的開店擴張速度呈“狂飆突進”之勢,各路人馬開始競相“圈地”。無論是從資本市場看,還是從零售升級的角度看,今年的便利店業態注定熱鬧非凡。
盒馬鮮生是阿里巴巴首個規模化落地的新零售試驗場,目前已在上海等地開出26家。說起來,它像個“四不像”業態,不是超市、便利店、餐飲店,也不是菜市場,但又融合了這四種業態的特征。南京首家店位于夫子廟商圈,面積約4000平方米。
盒馬南京相關負責人滕浩介紹:“希望年內可以開出10家左右門店,覆蓋南京的主城區。我們的標配就是一站式購齊,以吃為核心,圍繞吃的,包含盡可能多的商品。海鮮是我們的一個拳頭產品,門店當中,用戶可以現場加工。另外,我們提供周邊3公里,最快30分鐘的免費送達服務。這次在南京地區,我們也是上了本地的特色,像‘七頭一腦’。”
南京的商超市場,從來沒有像今年這么熱鬧過。外資便利店羅森去年入駐后,這個月初,兩天內連開4家店,更是表示,5月起計劃以每月15家的開店速度在全城鋪開;前不久,永輝的“超級物種”開業;金鷹與另一外資巨頭7-11合作的便利店也在裝修當中,珠江路上已經打出了大的招牌。
消費者關心的是這些超市賣什么,而業內更關注的是便利店帶來的“數據庫”。盒馬在用戶端,與淘寶、支付寶會員體系完全打通;在供應鏈端,與天貓生鮮、天貓超市聯合采購。這種數據驅動、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推動盒馬的線下坪效達到傳統超市的3—5倍,線上商品轉化率達到驚人的35%,遠高于傳統電商。
滕浩介紹:“現在這家店也在跟南京的老字號做溝通,比如夫子廟糕點,就會進入到我們門店當中。通過盒馬門店,在新零售的窗口上,向更多的游客展示南京的歷史和文化。”
面對各路資本如此大舉挺進,市場會不會很快飽和?業內人士指出,以日本為參照系,中國的便利店市場還有6倍的成長空間,南京便利店市場或許將成為新的市場風口。而且,中國也缺少全國性的便利店品牌,還需要經過競爭迭代形成氣候。
本文轉載自江蘇新聞廣播,作者丁鳳云,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觀點,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