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榮損生死,關乎命脈,2018年已經過去三分之一,我們曾經熟悉的零售行業又在發生哪些日新月異的變化呢?
華潤萬家年銷1036億元,2000家門店接入京東到家
4月16日,華潤萬家與京東到家共同宣布,華潤萬家在杭州及南京的大賣場業態正式入駐京東到家。
此前,華潤萬家和京東到家已經簽署了全面合作協議,華潤萬家旗下各零售品牌都將入駐京東到家。除了首批入駐的杭州、南京大賣場業態外,還將陸續涵蓋全國30多個主要城市的2000多家門店。
資料顯示,華潤集團旗下的華潤萬家創立于1984年,經過30余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中國最具規模的零售連鎖企業之一,在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242個城市擁有3162家自營門店,員工人數23萬。2017年華潤萬家全國自營門店實現銷售1036億元,連續數年成為中國銷售額最高的零售連鎖企業。
京東到家目前覆蓋北京、上海、廣州等30多個重要城市的超過10萬家實體零售門店,注冊用戶超過5000萬,月活躍用戶數超過2000萬,包含超市便利、新鮮果蔬、美食烘焙、鮮花蛋糕、醫藥健康等業務。
沃爾瑪一個月關店4家,2018年計劃投入3億升級門店
4月10日晚間,沃爾瑪南京水西門大街超市的門口貼出停業公告,正式宣布關閉該店,沃爾瑪相關人士解釋這是基于公司“進一步優化商業布局”的考慮。
除此之外,據不完全統計,近一個月來,沃爾瑪在華還分別關閉了三家分別位于內蒙古通遼市、紹興柯橋以及深圳南新的門店。
其中,內蒙古通遼市和平路店、紹興柯橋店均于2012年開業,南京水西門大街店、深圳南新則于2009年開業,營業時間都在5-10年間。按照零售商業的通俗說法,這都屬于較為成熟的門店,已經度過獲客的困難期,但最終都沒有逃脫被關閉的命運。
沃爾瑪曾對外公布,計劃2018年在中國新開30~40家門店,包括新的超市業態、緊湊型大賣場和山姆會員商店,并投入3億元用于50家門店的升級改造;同時,沃爾瑪與京東將有更深入的融合與協作,在更多門店設置全品類揀貨區,在全國更多城市加快增建前置倉;此外,沃爾瑪首家定制化的自營生鮮配送中心將于年底前在東莞落成啟用。
入股紅旗連鎖、發展新業態
永輝超市2018年擬新開1235家店
2018年1月份,永輝超市受讓紅旗連鎖合計21%股權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雙方擬在生鮮供應鏈方面進行合作,對現有門店進行改造升級,業內人士認為這將助推永輝在社區零售方面的發展和成熟。
資料顯示,紅旗連鎖已經在四川省內開設約2800家便利店、24小時門店、中型超市、快捷店等多種業態,擁有四座物流配送中心,2016年進店消費人次突破3.56億。
永輝的強勢還可以從數據來體現:財報顯示,永輝2017年新開332家店,門店總數達806家,實現營業總收入585.91億元,同比增長19.0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合并凈利潤18.17億元,同比增長46.28%。
2018年永輝將繼續快速擴張模式,全年計劃新開Bravo店135家、超級物種100家、永輝生活店1000家;永輝生活APP覆蓋全業態所有門店,力爭實現永輝云創整體線上銷售占比突破50%;彩食鮮2018年計劃新增拓展工廠4~6家(河南、河北、貴 州、陜西、杭州、廣東)。
引入奧特萊斯宣告夭折,家樂福聯手騰訊尋突破
2018年3月,已經營15年的家樂福成都光華店于宣布關店。去年,家樂福曾對光華店進行升級改造,引入奧特萊斯折扣店,并以店中店的形式運營。然而,這家折扣店沒能為光華店帶來新活力,隨著光華門店的關閉,奧特萊斯折扣店也宣布“夭折”。
不過,家樂福也有“好消息”。1月23日,家樂福宣布引入騰訊和永輝超市,合作領域包括數據、智慧零售、移動支付、店內體驗和數據分析。
與騰訊合作后,家樂福首先做的是會員電子化。之前家樂福的會員主要是實體會員卡的形式,而與騰訊達成合作后,家樂福與騰訊社交部合作,線上活動招募輕會員。
2月份,通過小程序跳轉,93%的用戶使用了一鍵開卡服務。一個月家樂福通過小程序一鍵開卡一個月積累250萬輕會員,而家樂福APP每年吸引的用戶是一年200萬-300萬。未來,雙方將在掃碼購、人臉支付、智慧停車、動線分析等方面進行合作。
天貓校園店亮相成都,未來鎖定1000所高校
4月2日,全國首個天貓校園店在成都開業。據悉,該店是原四川師范大學成龍校區500平米的佳禾超市經過一個月改造而成。老板透露,超市經過改造后,4月份以來每天平均有5000人次左右的進店消費客群,營業額提高了20%。
據了解,天貓校園店引入了阿里供應鏈體系,從天貓超市、大潤發、天貓國際等,增加符合學生人群的年輕品牌。
同時,天貓校園店作為天貓前置倉,天貓將根據學校的各個場景布置自動終端,校園店進行自助補貨,師生線上下單30分鐘配送。
而且根據天貓提供的客流消費分析,可以更精準的了解大學生群體的消費習慣,將貨品陳列進行及時調整。
隨著首家門店的落地,天貓大快消全渠道總監邵雄稱天貓校園店將快速復制,未來一年內計劃開設1000家校園店,三年內開進全國1000所高校,服務2000萬高校人群,全渠道布局天貓校園店、天貓校園店無人超市、30分鐘校園極速配送、無人自動販賣機等。
京東便利店目標日開1000家,店長可月入8000元
在4月12日舉辦的2018中國“互聯網+”數字經濟峰會上,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執行官劉強東提出了今年年底每天開1000家京東便利店的目標。
他提到,兩年前京東提出京東便利店計劃,截止到2018年3月,京東便利店每周開的新店在1000-1200家,每天接到50000份申請;今年年底前,京東便利店每天要新開1000家,通過加盟的模式,一條街每隔300米要有京東便利店。
在這樣的便利店內沒有假貨,京東金融提供貸款,店長只要找有流量的門店,即可保證月收入在8000元左右。
收購迪亞天天,蘇寧小店全年目標1500家
繼天貓小店和京東便利店后,蘇寧旗下的便利店品牌蘇寧小店大舉進軍線下。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2月初,蘇寧小店已經開店89家;3月30日,133家蘇寧小店在全國43座城市同時開業,其中貴陽國際城店當天銷售過10萬元,全國排名第一。
4月3日晚間,在西班牙上市的迪亞天天發布公告稱,已經就出售迪亞中國100%股權的事情,與蘇寧易購達成了購買與出售協議。
據介紹,迪亞天天在上海擁有近300家門店,會員數250萬,近年來虧損較為嚴重。蘇寧零售集團副總裁卞農表示,迪亞天天的門店密集分布在上海主城區,且基本均處于社區商圈,與蘇寧小店的社區定位一致。
該類門店網絡具備稀缺性,一次性獲取可大幅減少蘇寧的時間成本和資源投入;另一方面,迪亞天天中國有相對成熟的運營體系,也將助力蘇寧小店快速切入上海市場。
“未來三年,我們將成為中國第一的O2O社區小店運營商,讓原來的社區小店插上互聯網的翅膀。” 卞農稱,2018年將有1500家蘇寧小店在全國開業,共鋪設無人貨架5萬組,而未來三年,蘇寧小店將進入246個城市,開設5000家店,設置無人貨架20萬組。
大潤發和阿里加速融合,黃明端帶隊推進合作項目
2018年1月2日,天貓宣布,天貓超市百萬件貨品已在華東地區20個城市167家大潤發上架,標志著天貓和大潤發的新零售融合進入實質性階段,天貓快消事業組總經理古邁稱“今年上半年,天貓和大潤發還會加速融合,落地智能母嬰室、天貓超市1小時達等新零售場景。”
據凱度消費者指數研究,在快速消費品領域,只有10%的消費者既是高鑫集團(大潤發+歐尚)的消費者,也是淘系(天貓+淘寶)的消費者。
大潤發新零售COO袁彬透露,企業原團隊完整保留,目前大賣場正在進行數字化改造,阿里與大潤發有十幾個合作項目正在黃明端的帶領下推進。
樂天瑪特持續虧損,既賣不出去又開不了張
據韓國《亞洲經濟》1月17日的消息,“中國項目特別工作小組”(簡稱C組)原計劃于2017年12月31日完成既定任務并告解散,但事與愿違,未能如期找到滿意下家,仍然處于運營狀態。C組成立于2017年6月,主要負責樂天瑪特在華大賣場業務撤出中國市場的工作。
樂天瑪特的境況非常慘烈,目前,樂天瑪特在中國有112家賣場,其中的87家已關門歇業,其余的雖仍然維持營業,但也茍延殘喘,身處“既賣不出去,又開不了張”的窘境中。
從數據來看,樂天瑪特在華業務一直水土不服——在2008年至2010年三年間,合計虧損了195億韓元;2016年樂天瑪特海外市場共虧損240億韓元,其中九成出血點仍在中國區。
步步高發布智慧零售樣板店,2018年數字化戰略公布
4月12日下午,步步高集團董事長王填發布了與騰訊合作的智慧零售1.0版本,同時宣布騰訊、步步高智慧零售技術集成的首個門店在步步高梅溪湖店正式上線,聚焦支付、導航、精準營銷、O+O 配送等領域,其中刷臉支付無疑是一大亮點。
步步高提供的測試數據稱,智慧零售系統樣板店4月3日試營業之后,一周內門店移動支付(微信)占比62%,日均12%的到店客流成為新增會員。
目前,步步高已推出2018年數字化戰略排期表:到今年6月30日之前,步步高用戶數字化基本落地,并將實現數字化場景體驗,騰訊優Mall方案基本落地;9月30之前,結合京東無界零售供應鏈實現商品數字化基本落地;10月30日之前,O+O模式成熟,到店數字化普及。
聯華超市持續虧損,2018年集中發力小業態
剛剛過去的2017年,聯華超市營業額252.25億元,同比下降5.4%;凈利潤方面盡管有所減虧,但仍然虧損約2.83億元。這也是聯華連續第三年虧損。
在門店拓展上,聯華依然保持著快速擴張模式。2017年全年新開門店295家,其中直營店新開84家,加盟店新開211家。
2018年,聯華計劃新開門店205家,其中超級市場及便利店業專門店各100家,同時將重點發展精品超市、社區生鮮加強型超市及新型便利店。
家家悅并購“維客”塵埃落定
2018年預計新開超100家門店
2018年3月,家家悅受讓維客商業51%股權的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已完成,維客商業連鎖成為其控股子公司。
據悉,維客商業連鎖擁有9家連鎖超市,主要分布在青島市區,且自建常溫物流中心、生鮮加工物流中心,物流體系健全,供應鏈整合后的優勢顯著。
截至2017年末,家家悅門店總數675家,其中大賣場88家、社區綜合超市289家、農村綜合超市234家、專業店45家、百貨店12家、便利店7家。
關于2018年規劃,家家悅年內新開門店不少于100家,由深度到廣度拓展;未來主要拓展區域是西部和北部,核心以青島和濟南為支撐,鋪設全省;同時結合收購的維客商業,借助物流加工能力,減少重資產投入時間成本;2018年新開200個以上智慧微型超市,擁抱新零售。
組建光明商業集團整合農工商,首屆領導層已到位
近日,光明食品集團成立了光明商業集團,首屆領導班子已經組建完成,光明食品集團旗下的農工商超市集團將是光明商業集團整合的重點。
農工商超市集團源起于1993年,目前由農工商超市、118廣場、好德便利、可的便利、好德物流、便利通電子商務、好德企業、真德食品、伍緣雜貨、圣諾亞酒店等下屬企業組成。
根據2017年5月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發布的“快速消費品連鎖百強”名單顯示,農工商超市以2317家門店、營業額276.56億元排名第10位。
這幾年傳統零售業態急劇變化,光明商業集團成立的目的就是要整合農工商超市的賣場、超市、便利等傳統業態,向新零售、新業態整體轉型。
通過光明商業集團,光明食品將會把集團內部同類資產和業務、分散采購、配送體系、信息系統進行整合,以新的發展理念、團隊、機制和文化,打造一個能引領未來消費趨勢、順應國際化大都市發展規律、全方位滿足居民生活服務需求的商業集團。
金鷹拿下江蘇省7-Eleven經營權,兩年內開1000家門店
因為看好長三角區域便利店的發展前景,三大外資便利店之一的柒—拾壹(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于2017年11月30日正式授予金鷹國際商貿集團旗下的南京金鷹便利超市管理有限公司江蘇省7-Eleven經營權,授權期限為20年。
截至2018年1月,7-ELEVEn這個發端于美國,中興于日本的便利企業的門店總數已超過6萬家,并且連續41年保持著強勢的增長勢頭。
最新消息顯示,江蘇省7-Eleven預計將于2018年上半年開出首批門店,發展初期計劃以南京市為中心開店,2年內在江蘇省開到1000家門店。
門店改造為前置倉,美宜佳加速全國擴張
美宜佳的2018年,從一個月內連進三地市場起,便定下了加速全國擴張的基調。1月3日與16日,它分別在重慶、鄭州開出12家門店;1月18日,10家美宜佳新店出現在廣西南寧。
據其官方透露,美宜佳不久后即會進駐安徽市場。此外,美宜佳還將推動門店改造為前置倉,利用O2O業務推動線上線下一體化。
這家擁有11000多家門店的本土便利店品牌,一年凈利潤在6個億左右,被業界評價為最有可能完成全國布點的本土企業。東莞市糖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葉志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我們有一個愿望,希望美宜佳30周年時候,能夠覆蓋全國。”
全時便利店挺進南京,3年要開300家
4月16日,全時便利店正式入駐南京,五店同日開張。 據悉,全時計劃之后每月將以新開5~10家店的速度推進,預計2018年年底開到65家,3年內開出300家。
目前,全時已全面布局中國西南、華南、華中、華東、華北5大區域,實現北京、天津、廊坊、杭州、蘇州、武漢、成都、重慶等一二線核心城市快速擴張。
據官方公布,全時1月份開店50家,2月份新開20家。此外,全時還在2月份收購了四川狗狗超市連鎖有限公司(即GOGO便利)。
2017年末,全時發布“百城百萬計劃”:未來五年,全時集團將投入百億資金,實現“100個城市,100萬個終端”的戰略目標,致力于成為全球最大的便利連鎖企業。
卜蜂蓮花扭虧為盈,2018年增加自有品牌
2月23日,卜蜂蓮花發布2017年報,盈利1.79億元,扭虧為盈。此前,卜蜂蓮花已連續五個年度虧損, 2012年~2016年分別虧損3.92億元、9680萬元、5840萬元、1800萬元、5.38億元,5年累計虧損超11億元。
除了控制費用,卜蜂蓮花在優化商品結構、加強顧客忠誠度以及品牌認知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卜蜂蓮花目前已經開發了42個自有品牌,并計劃在2018年將自有品牌數量增至200個左右。
在供應鏈方面,卜蜂蓮花去年在湖南、西安兩地開設了兩所新建配送中心,并且將廣州的配送中心搬運到了更大的地址以應對日益增長的貨品處理量。
易買得最后一店正式關閉,2017年虧損2000萬元
由于“水土不服”,易買得在中國區的經營并不順利。2011年易買得華東地區的6家門店以1.25億元的低價出售給新華都,北京地區1家門店以2000多萬元的價格出售給永輝超市,2017年又被卜蜂蓮花收購5家門店后,易買得在中國區只剩下了位于無錫的錫山東亭店。
2018年1月底,這家門店也正是結束經營,宣告了易買得品牌徹底退出中國市場。據介紹,2008年7月錫山東亭店開業,2013年已處于虧損狀態,當時每年虧損千萬元左右,2017年虧損達到2000萬元。
本文出自食品板, 本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觀點,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