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新零售試驗逐步深入和快速迭代,生鮮新零售,O2O線上線下結合,是這幾年生鮮領域和零售業的興奮點之一。2016年,從盒馬鮮生開始,線上與線下的零售和超市巨頭們紛紛發力以“超市+餐飲”、“線上+線下”為基礎的跨界創新。
僅2017年,包括百聯、天虹、世紀聯華、新華都等傳統零售巨頭均推出新零售品牌,此外,京東、蘇寧、美團等電商巨頭也加入新零售戰隊,從線上跨越到線下布局新零售門店。
可預見,2018年,購物中心和商業地產也將會迎來一大波新物種的進駐。
各種新零售創新業態迎來集中爆發
作為零售領域里的“網紅”,以生鮮作為入口的新零售業態確實是當下的風口之一,以至于在2017年和2018年年初之際,巨頭紛紛入局生鮮新零售領域,眾多新物種誕生并且跑馬圈地。
本數據是由贏商網根據公開信息整理,如有錯漏,歡迎指正
1、線上線下群雄逐鹿。
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 近兩年,投資、入局生鮮新零售的企業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永輝、天虹、步步高、百聯、大潤發等為代表的線下傳統商超爭相打造自己的新零售物種;另一類是以阿里、美團、京東等為代表的線上巨頭也紛紛推出自己的新零售樣本。
除此之外,像保利商業、復華商業這些地產大佬、投資企業也對此進行注資。
這些企業巨頭試圖通過線上線下的融合,借助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重塑“人、貨、場”,最終徹底顛覆生鮮品類的舊有邏輯,讓其成為新零售的首個樣本。
2、北京、上海和深圳成生鮮新零售主戰場。
從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2月27日,傳統企業和電商巨頭旗下生鮮新零售門店已開出超過100家。其中,盒馬鮮生和超級物種布局最快,各自門店分別達30家和34家。
而步步高鮮食演義達18家、天虹sp@ce達8家、蘇寧蘇鮮生達6家、新華都海物會、百聯RISO、大潤發優鮮、美團掌魚生鮮、世紀聯華鯨選以及京東7FRESH各1家。
贏商網統計發現,這些生鮮新零售業態目前已在上海、深圳、北京、福州、杭州、成都、南京、蘇州、廈門、長沙等29個城市有所布局。而在門店分布上海,北京、上海、深圳三地最多,也是其經營的主戰場。
3、難以擺脫“超市+餐飲”模式。
在圖表中,我們也不難看出,“超市+餐飲”模式也將會成為生鮮新零售業態經營的普遍思路。一方面,讓超市與餐廳共存,滿足超市部分的顧客需求以外,為他們提供餐廳的附加值;另一方面,這也為希望用餐的消費者群體,提供服務場所。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圖表中大部分生鮮新零售業態都沒有擺脫盒馬鮮生主推的“超市+餐飲”模式,沒有經營出自有的風格和品牌調性。當然,不是說這種模式優劣與否,但一味地模仿,也將陷入同質化。
為何巨頭要紛紛入局生鮮領域?
生鮮無疑是在零售業內痛點最多的領域之一。由于標準化難題、物流配送困難、成本風險高,大部分生鮮企業的發展一直伴隨著虧損和陣痛。
即便如此,不管是線上的電商巨頭,還是線下的企業大佬,他們仍然將生鮮視作最后一片藍海。
這主要來自兩方面:
其一,生鮮屬于“剛需+高頻”消費。作為人們日常飲食必須消費品,生鮮具有消費總量大、消費者需求剛性的特性。但其保質期極為短暫,消費者需要通過高頻次購買生鮮來保證產品的新鮮度。
同時,基于引流和拉動人氣,不論是傳統大賣場、精品超市,還是新零售業態,生鮮和鮮食品在角色扮演上依然舉足輕重,都是這些業態的主力品類和商家必爭之地。
其二,生鮮是市場想象空間最大的品類,較為適合線下體驗,這有利于新零售的場景附加值延伸,也值得巨頭們在實體商業方面做深度布局。不僅如此,生鮮新零售業態都具有線下與線上融合的特點,這不僅規避單純線上昂貴獲客成本和不菲物流成本,還能同時提升坪效和人效。因此,生鮮領域的新零售經營越來越成為企業巨頭競爭的主要戰場。
而零售的競爭是成本的競爭,效率的競爭,用戶體驗的競爭,而隨著阿里巴巴、京東、步步高等企業入局生鮮新零售領域,生鮮市場的發展將會更為蓬勃。
2018年或許會冒出更多的“新物種”
在生鮮領域,電商平臺由線上轉到線下,大多開店以失敗告終。早在2016年,14家大型生鮮電商企業倒閉。顯然,電商平臺的市場搭建并不適用于生鮮。
雖然優勝劣汰是大自然法則,但同時也是實體商業不斷進化的核心驅動力。隨著第一波線下生鮮創業的洗牌,接下來新入場的資本和新創業者用自己的方式和理解,逐步建立出生鮮零售的生存準則。新一波生鮮品類的新零售業態是由電商和傳統零售巨頭們開啟。
從現階段的發展來說,在企業巨頭重投資下的精品超市、大賣場模式和經營概念,基本被阿里盒馬鮮生、永輝超級物種、蘇寧蘇鮮生、京東7-Fresh等新零售業態有所驗證。而傳統超市同質化競爭下的品類、裝修、送貨模式的創新將繼續引領新零售模式下的精品超市。2018年,這些生鮮新零售業態將拼的是核心經營能力和資金實力下的拓展速度。
此外,網紅經濟炙手可熱,新零售貫通線上線下,也讓消費者和優質產品越走越近,2018年或許會冒出更多在生鮮領域里的網紅“新物種”。生鮮界不再是盒馬鮮生獨領風騷。
從利用專用海產品陳列道具、加工烹飪間、熟食面點制作及食用吧臺,到打造從鮮活到加工制作烹飪到現場食用的功能,為消費者塑造滿足全程的消費體驗,這樣以“零售+餐飲”為基礎消費形式也將成為行業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