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恒大集團擬投資300億元,在眉山岷東新區建設恒大養生谷;1月15日,萬科在西昌打造的萬科17度陽光湖區旅居小鎮首次亮相成都;1月10日,德陽高新區新鷗鵬教育小鎮奠基,總投資約258億元;去年,預計總投資180億的“四季峨眉綠地洪雅國際旅游度假區”亮相,這是綠地集團在川落地的第一個特色小鎮項目……
隨著成都樓市步入存量房交易時代,省內綿陽、南充、達州、瀘州、宜賓、樂山、雅安、西昌、攀枝花等城市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眾多省內外知名房地產商爭相進入,推出一個個綜合開發項目,為當地城市發展配套提檔升級。
新動向
知名房企爭相進入二線城市
“隨著樓市銷售量價齊漲,在成都拿地的成本不斷推高,而且競爭愈加激烈。”某品牌開發商負責人說,面對四川這個人口大省,各大開發商都很重視,于是走出成都去開發項目,也就成為一些品牌房企的共識。一方面,有助于房企擴大在川內的市場布局;另一方面,這些房企也會把優質資源和產品帶到省內二線城市,讓當地消費者的居家生活更舒適。
2017年,在中央強調房子居住屬性的要求下,各大城市政府紛紛出臺樓市調控措施,在投資投機性需求被抑制的同時,房地產市場分化也更加嚴重:一二線城市及其近郊樓市熱度不斷下降,三四線城市則明顯“逆襲”。在四川,不少立足于成都的大型房企近來紛紛布局省內二級市場,如恒大集團擬投資300億元,在眉山岷東新區建設恒大養生谷,主要建設國際高端醫院、醫學研究及轉化科研中心,并圍繞醫研養生產業配套建設高端居住區;萬科則積極參與西昌產業城市融合發展,傾力打造2300畝的陽光湖區旅居小鎮,著力打造西昌文旅新名片;新鷗鵬計劃總投資258億元,在德陽高新區打造總面積3000畝的教育小鎮。
“隨著成都樓市‘擠壓’加劇,無論是消費還是投資都有‘外溢’的趨勢。”成都市房地產開發企業協會會長王曉白告訴記者,今年伊始一些品牌企業就加大了布局省內二線城市的力度,而且幾乎每個項目都堪稱“超大”,項目體量想“一步到位”,試圖用項目開發的時間換取企業利潤的空間。
新機遇
省內城市人居環境提檔升級
“不可否認,相比本地中小開發商,外來大開發商,尤其是國內知名開發商,其開發水平與項目品質要技高一籌。”南充一本地開發商告訴記者,外來開發商在加劇競爭的同時,無疑帶動了南充樓市的整體開發水平,也提高了當地居民的居家生活品質。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保利已進入遂寧、眉山、南充等城市;藍光在布局遂寧、雅安的同時,投資50億元深耕川北重鎮南充;華潤在綿陽開發了當地最具特色的住宅小區;碧桂園在廣安、遂寧、南充、達州、廣元等都有項目開發;金科相繼在內江、遂寧、雅安、瀘州開發項目……
據1月19日發布的2017年四川經濟形勢報告顯示,2017年全年四川省房地產投資5149.9億元,比上年下降2.5%。省內包括成都在內的12個市州的房地產投資在下降。但開工面積、施工面積保持小幅增長,房地產總體呈穩定發展態勢,預計2018年繼續保持平穩增長。
“城市棚改帶來的購房需求總規模仍較高,且三四線城市數量龐大,棚改進程不一,未來房企仍可繼續關注有棚改機會的三四線城市,適時進入。”鏈家研究院院長楊現說,在貨幣化改造和棚改等一系列政策刺激下,三四線城市經歷了快速加杠桿和釋放需求的歷程,由此帶來的是樓市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