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據悉,天貓超市1小時達服務已開進北京、上海、成都、武漢、杭州等五個城市,這意味者中國百姓的家庭一日三餐、日用消費都可以通過天貓超市一站式解決。
今年7月21日,天貓超市1小時達首站落地上海,而后的4個月時間又相繼在上海、成都、武漢、杭州落地,近期還將在一個西部主要城市落地。在地理區位上1小時達主要覆蓋小區、CBD 、學校等,其中能夠享受到1小時達服務的小區被稱為“天貓小區”。
據不完全統計,隨著今年下半年以來天貓超市1小時達服務快速落地,全國已建成上萬個這樣的“天貓小區”。
“這將會把整個快速消費品帶到一個嶄新時代。”阿里副總裁靖捷認為,“消費者沒有任何的限制,無論是時效還是限重,想消費任何品類,天貓超市都會聯動商家以最快的方式滿足。”
天貓生鮮消費體驗大升級
在杭州,天貓超市1小時達試運營11天以來,周末單日下單量超過5000單。在某寫字樓的快遞領取點,該服務的包裹排起了長隊。
據悉,天貓1小時達服務是天貓與易果、安鮮達共同打造的新零售“試驗田”,目前擁有500多種SKU,提供29元包郵的1小時達服務。未來將上線超過2000個SKU,重點覆蓋全國一二線城市。
目前天貓1小時達主要以水果、休閑食品、乳品飲料、肉禽蛋等生鮮商品為主,也包括原膳南美白蝦仁、獐子島蒜蓉粉絲扇貝等速食品和煮一下就能吃的半成品菜。
據統計,該服務的消費高峰期集中在早上9點到12點之間,客單價平均約是線下平均客單價的兩倍,女性顧客的占比也達到70%。
在上海工作的劉女士說,白天婆婆在家做飯,通常都會去附近的超市采購,老人年紀大拎東西非常吃力,而自己下班晚超市又關門了。自從1小時達開進來,這些問題都解決了。
更有趣的是,北京某互聯網公司的楊先生在周末一連收到8個快遞,一個小時一個還要本人簽收,同事爆料說是他女朋友在查崗。
便利店兼做前置倉,大數據精淮化運營
目前,天貓超市1小時達已在北京、上海、成都、武漢、杭州等五個城市開設73個前置倉,同時和北京、杭州共44家便利店合作,已基本覆蓋上述五城的主城區消費人群。例如,在鮮生活、安鮮達與綠城服務宣布以8400萬美元全資收購“好鄰居”后,好鄰居就成為了兼有前置倉功能的便利店之一。
天貓超市1小時達北京農科院樣板店
消費者在線上下單,系統自動將訂單信息發送到最近的前置倉、便利店,完成包裹揀選打包,全程1小時之內送到消費者家中。
用戶生鮮購買體驗的大幅提升,背后是大數據的精準化運營。今年9月,天貓同時聯動盒馬、蘇寧、銀泰、易果生鮮等,在北京率先啟動“三公里理想生活區“計劃,為消費者提供基于位置以及線上線下貫穿的全方位理想生活。
未來在1小時達的服務中,天貓大數據還會針對不同場景的人群消費特征進行區域化選品,比如辦公區周邊會做果切、便當、飯團等;住宅區周邊,會多上一些半成品菜和速食。
“淘系 5 億用戶中,有一半是大快消用戶。”靖捷在 2017 天貓快速消費品事業組商家大會上說,“天貓超市負責每個人24 小時的日常所需,而大天貓則負責日常之外的全部。”
天貓新零售又一深度探索
天貓超市1小時達,是天貓新零售的又一次深度探索和大幅躍進。
基于大數據優化商品結構,基于周邊地理環境和用戶群體需求“訂制”門店,線上線下一體化,消費者在線下門店體驗商品,通過兩個渠道購買,享受一致的商品品質和消費體驗。
過去一年間,天貓超市全面升級,不斷滿足城市人群的獨特消費需求,持續推出有志于改變國消費者消費方式和生活習慣的好商品。
在北京等11個城市,天貓超市已開通滿88包郵不限重服務,將網上商超帶入不限重時代。在實現當日達和次日達的服務時效后,天貓超市還在北京推出“遲到賠付”服務,破損包賠、2小時閃電退款、上門取退等服務,也陸續實現。
今年夏天,天貓小龍蝦館引爆簋街熱情,3天賣出400萬只小龍蝦;“天貓回憶超市”帶80后北京大小孩兒穿越童年;天貓小酒館、天貓火鍋店,也在不斷撩撥北京人的胃,抓住北京人的心。
未來的貓超最核心的消費體驗升級,就是深耕“三公里理想生活區”,“朝發夕食 (當日達)”及 “立等可取(一小時達)”。
日前,中國商務部發布的《中國購物中心發展指數報告》和《中國便利店景氣指數報告》顯示,2017年以來,相關行業景氣指數、銷售額、客流量等核心指標全面回升,實體零售五年來首次回暖,社會零售進入黃金期。
而基于線上線下商品一體、體驗一體、服務一體的天貓超市1小時達服務,就是對此的最佳詮釋之一。
本文轉載自聯商網,作者陳新生,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觀點,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