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末,百貨業的關店潮仍持續上演,繼百盛、瑪莎等百貨店之后,曾經創造過無數商業神話的北京北辰購物中心亞運村店也宣布即將停業。北辰購物中心亞運村店現場管理負責人告訴記者,購物中心將于2018年1月8日正式閉店。“這里要進行轉型了,要做其他物業項目。購物中心不再重整開業。”
對于此次關店,該負責人表示:“這是沒法逃脫的命運,這里在幾年前就已經沒有什么客流了。隨著新興購物中心還有電商的沖擊,業績持續下滑。對于我們來說,關店是必然的,傳統百貨難逃關店的厄運。”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表示,目前來看,傳統百貨店不轉型就只能面臨被淘汰的命運,像北辰這種以傳統主流品牌為主的百貨店,不進行轉型升級,在市場上已無競爭力可言。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消費市場增速穩中回升,實體零售繼續回暖態勢。今年以來,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線上線下融合發力趨勢愈加明顯,各種網購節,實體零售企業紛紛加入,開展各種促銷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專家表示,盡管好轉趨勢出現,但主要體現在那些近年來積極創新融合的實體零售企業上面。從現實情況來看,實體零售其實正在加速進入兩極分化階段,趕上變革腳步的實體零售再次顯現出較強的市場適應能力,逐漸分享到消費升級的紅利,而慢半拍或者變革路子不對的企業卻愈發舉步維艱。
據悉,面對經營壓力,北辰購物中心亞運村店也曾積極應對,主動調整,先后嘗試了優化組織結構、調整經營方式、創新品類品牌組合、壓縮成本費用、尋求商業合作伙伴和委托經營合作方等多種方式,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對經營業績的提升效果并不明顯。對于業績下滑,北辰實業總經理李偉東曾解釋稱,近年商業物業受電商等的沖擊,利潤率在下滑,要扭轉下滑的趨勢比較艱難,所以北辰在商業物業上的策略還是選擇逐步退出,重點是發展物業與投資物業。
在實體零售出現回暖跡象的當下,北辰購物中心的關店與其自身的配套設施、業態布局的落后是密不可分的。
作為傳統百貨店,北辰購物中心的餐飲、娛樂業態比例極低。中國商報記者走訪發現,北辰購物中心美食廣場只有包括呷哺呷哺、吉野家在內的四五家快餐店,且整體裝修老套,而早已常態化的體驗式業態這里根本就沒有。
在記者的隨機采訪中,消費者張女士就告訴記者,自己是在周邊工作的白領,北辰購物中心的服裝品牌都是一些傳統的女裝品牌,設計感不強,潮流設計師品牌這里根本就沒有。服裝看上去老氣橫秋,價格也不便宜。另一位白領郭女士對記者表示,護膚品自己還是會選擇來商場購買,但北辰購物中心的護膚品還都是一些適合20歲左右小姑娘的品牌。
與能夠給人們提供吃喝玩樂豐富體驗的購物中心相比,那些“不思進取”的傳統百貨店顯然已經無法滿足當下消費者對于逛街體驗的追求。賴陽表示,互聯網帶來了一場商業革命,如今消費者可以零時差、零距離、零渠道地在網絡上買到商品,他們不再依賴于傳統百貨店,這讓傳統百貨店處在一個被淘汰的邊緣。“現在的商場應該是一個生活中心,消費者一個可以體驗、聚會、娛樂的地方,而不是一個僅僅可以買東西的地方,要做電商無法做到的服務,要深度挖掘體驗以及延伸線上明星產品的價值。”
賴陽表示,過去的不少主流品牌確實在當今已無競爭力可言。但讓商場重新定位,對品牌進行大換血也是難上加難。“百貨店的經營模式導致其租金成本高,而重新引進一些潮流品牌,商家是否愿意入駐?購物中心是否有能力給商家減免租金、免費裝修,這些都是問題。”
傳統百貨業日子不好過,轉型成了它們最后的救命稻草。賴陽認為,傳統百貨轉型不難,而有決心做好很難。“經營思想要轉變,業態要變,操作手法也要變。這對企業經營者來說壓力會很大。”
另據了解,今年年底將成為國內購物中心開業的高峰期,全國將有107個大型購物中心在12月集中入市。未來,新一輪的“場景革命”或者體驗式業態將成為零售業復蘇的關鍵。在賴陽看來,那些維持舊格局的傳統百貨業態已進入倒閉倒計時,關閉只是或早或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