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零售的藍海里,社區生鮮店“攻城略地”形勢加劇。據獲悉,社區生鮮便利店“永輝生活”即將在12月30日迎來第200家門店。至此,永輝2017年將一共新開166家門店,這個數字是2016年的6倍多,且新開辟多個進駐城市。
據了解,永輝生活的前身為2015年11月開業的“永輝會員”,截至2016年底的門店數為32家,拓店節奏突然在2017年下半年加速。永輝生活在近3個月的新增門店數就達到100家,平均一天新開1家門店。
與此同時,永輝云創相關負責人透露,永輝生活的開店速度在2018年還將繼續加快,達到平均一天新增3家店,預計在2018年將新增1000家店。另外,部分業績好、獲得用戶認可的門店同時被允許以創業合伙人的身份與永輝共同經營,在獲得更多門店收益的同時也為門店更快擴張打下基礎。
有分析指出,社區生鮮店在經歷過去兩年的試錯后,或將迎來模塊標準化下的快速復制,由于網點規模仍是盈利基礎,先跑通模式的企業勢必將在資本助推下加速對核心城市優質社區資源的跑馬圈地。
值得注意的是,超級物種母公司“永輝云創”在12月因被騰訊“盯上”而分外引人矚目。
永輝超市在12月15日發布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張軒松、張軒寧合計轉讓5%股份予騰訊,而在此前的12月12日,永輝超市還宣布騰訊擬對其控股子公司“永輝云創”增資持股15%。
不難看出,騰訊對“永輝云創”更有興趣。業內普遍認為,生鮮超市需要的是線上線下的數據打通,是新零售的試驗田,而這個市場注定是電商與線下商業結合的場所。
眾所周知,永輝超市以經營生鮮品類起家。零售行業專家丁利國表示,近年來,傳統零售業業務持續受到電商沖擊,最先受沖擊的是家電和百貨業務,然后是食品,最后才是生鮮。電商做不好生鮮,永輝超市模式的優勢進而凸顯出來了。而永輝近些年的擴張主要集中在供應鏈、自有品牌以及門店上。
據了解,永輝云創為永輝旗下業務創新平臺,包括永輝生活會員店、超級物種、會員電商等業務板塊。業內人士認為,隨著騰訊進一步入股,永輝生活的擴張資本將更加穩固,跑馬圈地也被提上首要日程。
永輝生活在區域逐漸跑通模式后,開始對全國市場躍躍欲試。永輝云創相關負責人表示,除原來的上海、北京等6個城市外,永輝超市在今年12月還進駐了4個新城市,分別為合肥、南京、蘇州、杭州。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面積在二三百平方米的社區小店較超市、大賣場等業態來說在選址上相對容易許多,承擔的成本也相對較小,但在搶占市場的初期,不盈利仍是主流形勢。2016全年永輝云創虧損1.16億元,2017年上半年虧損8151萬元,生鮮傳奇等品牌也尚未進入盈利狀態。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生鮮門店背后的采購、物流等方面的支撐成本很高,當門店數量很少時,很難覆蓋后端供應鏈、物流成本,必然要經歷整體虧損,只有當門店數量達到一定規模后,才有機會出現盈利增長點。
本文轉載自中國商網,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