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阿里巴巴斥資近30億美元收購了中國大賣場運營商高鑫零售36%的股份。此舉似乎是在效仿亞馬遜,畢竟,亞馬遜數月前以130多億美元收購了全食超市(Whole Food)。
但事實并非如此,在“線上線下”(O2O)這條道路上,阿里巴巴要比亞馬遜更進一步。阿里巴巴多年前就開始思考實體零售店了,希望通過幫助傳統商家實現數字化來為其電子商務平臺吸引更多顧客。
此外,阿里巴巴還投資數十億美元發展線下零售業務,包括副食連鎖、百貨商超和電子產品零售等。如今,又投資了高鑫零售。阿里巴巴早已證明,自己是一個精明的創新者。阿里巴巴的投資不僅僅是為了創收。
阿里巴巴CEO張勇在接受《財富》雜志采訪時稱:“我們并不將這視為純粹的實體零售,而是把它看作一個從實體向數字化轉移的機會。我們仍需要實體零售店,但我們要重新定義其體驗。”
最能凸顯阿里巴巴O2O野心的是盒馬鮮生。盒馬鮮生是阿里巴巴對線下超市完全重構的新零售業態。盒馬鮮生是超市,是餐飲店,也是菜市場,但這樣的描述似乎又都不準確。消費者可到店購買,也可以在盒馬鮮生App下單。而盒馬鮮生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快速配送:門店附近3公里范圍內,30分鐘送貨上門。
張勇將盒馬鮮生定義為阿里巴巴“動物園”里的一個新動物品種,主要是為了“迎合消費者的生活方式”。盒馬鮮生目前已布局華東、華北、西南等地區,涉及上海、北京、深圳、杭州、貴陽和寧波6個城市,加上此前已開出的門店,盒馬鮮生門店數已達到20家。
事實上,阿里巴巴進軍實體零售的做法,與其幫助商家銷售商品并從中獲取費用的做法相一致。與亞馬遜不同,阿里巴巴不僅僅是一家在線零售商,她還是一個服務于其他商家的市場。
張勇指出,電子商務目前僅占中國消費的15%。因此,與線下商家合作潛力無限。為此,阿里巴巴已開始在盒馬鮮生和三江購物等實體零售店測試自助收銀(無人收銀)技術。在銀泰商業(Intime,阿里巴巴投資的另一家購物集團),阿里巴巴還在測試增強現實(AR)購物體驗。
對于阿里巴巴而言,投資實體零售還有另一個裨益。芝加哥大學專家楊大利(音譯,Dali Yang)稱,支持線下零售還有助于維系就業機會。
本文轉載自新浪科技,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