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全民健身不再只是口號,一些運動也不再像比賽那般專業遙不可及。隨著大眾接受運動的觀念逐步深入,讓消費者越來越青睞于個性、趣味、互動、主題場景化的消費場所。
而當體驗概念在購物中心中不斷盛行,商場內新型運動業態占比也隨之增加。加上運動越來越娛樂化,娛樂也越來越運動化,一些運動娛樂品牌紛紛被引入后,創造個性化服務,為顧客不斷帶來“流汗式”的消費體驗。不僅豐富了消費者的生活體驗,也為購物中心吸引消費者,拉動消費力發揮了巨大作用。
常見運動業態的歷史優勢
一般來說,在購物中心最常見的運動項目是真冰溜冰場。在北方城市或許不覺得新奇,但對南方城市而言,這樣的真冰溜冰場,以往也只能從電視屏幕上看到速度滑冰、花樣溜冰等運動項目上看到,而位于購物中心的溜冰場則填補了南方人民的這一空白,這樣的溜冰場已經成為商家積攢人氣的利器。
此外,健身房也是購物中心的一項成熟運動業態。在當下的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都處于亞健康中,因此人們對健康越來越重視,對健身的環境要求也開始提高。
而健身房以專業的私人教練、特色的裝修風格、舒適的環境和多樣的健身器材受到消費者的追捧。越來越多的健身房逐漸成為購物中心主力業態之一。
新鮮刺激的新興運動業態
傳統的攀巖本是登山項目的一種,屬于戶外的極限運動。但隨著室內巖館人工巖壁的出現,攀巖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安全時尚的休閑運動項目。特別是在2016年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正式宣布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新增攀巖等5個比賽項目,攀巖入奧后,更是為攀巖的推廣帶來新的機遇。
因此,近年來,人工巖館也陸續進駐購物中心,既為購物中心賺足眼球,又能讓消費者能親身體驗這種刺激感十足的運動。
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上,自中國選手何雯娜在蹦床項目中奪得金牌后,蹦床這一項運動項目在國內開始被大眾所了解。
據悉,蹦床是一項運動員利用從蹦床反彈中表現雜技技巧的競技運動,屬于體操運動的一種,素有蹦床有"空中芭蕾"的美稱。早期,在美國,它是一種幾乎沒有年齡限制,男女老少均可參與的運動項目,一般的家庭都會在家自備一個蹦床設備,供家人特別是孩子玩耍。當其在進入中國后,也開始了它的風靡之路。其陸續進駐各大購物中心,國內男女老少紛至沓來,體驗這空中的快感。
早在1萬年前的中石器時代,人類就發明了弓箭來狩獵捕魚,后來又衍變成戰爭的武器之一。如今,弓箭作為人們喜歡的體育運動項目繼續保存了下來。
而在我們的生活中,為體驗這種百步穿楊的成就感,越來越多的射箭館搬進購物中心,讓大眾不僅能在一些賽事中看到弓箭,也能親自體驗這百發難中的射箭運動。
據悉,丁車最初出現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美國,后來,被傳到其他多個國家。而該項目的興起在國內已有20年歷史,是國家體育總局一直重點發展的項目內容。
在多數人心中,一般卡丁車一項在戶外的大型運動,而當購物中心與卡丁車結合,則顛覆了眾多人的想法,但這絕不會影響消費者對室內卡丁車的喜愛。
籃球一直都是極受大眾歡迎的運動項目,從學生族到上班族,這一項目似乎沒有年齡跨度,極受喜歡。但可惜的是,其很少選擇與購物中心合作。
而隨著購物中心的升級調整,這類帶有黑人文化、紐約文化的街頭籃球被引進購物中心,帶來的不僅是高人氣,還有巨大的潛力消費。
今年,還有一項新型運動業態極受消費者喜愛,也就是最具飛行體驗的風洞。
從專業的角度來說,風洞發端于空氣動力學,它是以人工的方式產生并且控制氣流,用來模擬飛行器或實體周圍氣體的流動情況,常常用于飛行器研制過程中的試驗、宇航員模擬失重訓練等領域。
但近年來,風洞技術逐漸出現在娛樂領域,例如電影大片中的飛行,大型舞臺秀的風暴效果呈現等。如今,風洞已成為國內外大受歡迎的娛樂運動之一。
未來更多新興運動業態涌進購物中心
隨著越來越多的購物中心紛紛引入運動業態品牌,還有一些具有游藝娛樂性質的運動娛樂業態也成為購物中心用來打造差異化的利器。
業內人士曾預測,由于2017年亞洲冬季運動會、2018年的韓國冬奧會以及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的臨近,或將掀起一陣“冬季項目熱”,如滑冰、滑雪等。這一趨勢也為購物中心對運動業態的選擇提供了又一方向。
在國外迪拜的阿聯酋購物中心,就有著世界最大的400米滑道滑雪場,并成為集居住、購物、娛樂休閑于一體的巨型綜合體的一部分。
大型室內滑雪場將從阿聯酋沙漠里的梅丹賽道延伸至世界最高的哈利法塔,預計耗資合約422億元人民。首期項目將在2020年阿聯酋世博會之前完工。該項目還將建造世界上最高的塔式建筑(高711米)、水高達420米的音樂噴泉、大型購物中心、一座有350個房間的酒店和碼頭。
當人們健康生活意識增強后,運動在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被人們看重,未來將會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和表現。作為商業項目方,也應多學習國外發達國家的優質運動業態,根據市場發展趨勢,引進更多新興品牌。
賽事運動生活化
其實不難看出,以上這些運動項目均是由賽事運動演變而來,而這些賽事運動并不是像想象中那么困難,普通的大眾也可以做到。在賽事上我們為運動健兒吶喊助威,在生活中我們也能親自體驗運動的不易與健康。換言之,賽事運動的簡單化、生活化為大眾消費者帶來了更多的新鮮感。
就某種程度上來說,傳統購物中心在自身的調整升級中,需要新的“刺激點”觸動消費者麻木的消費神經。如今,基本物質需求早已獲得滿足,如何將消費者對生活的感受、互動融入日常消費,是大多數商場突圍的關鍵之一,也是項目運營引流、盈利的突破口。
在國務院引發《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的計劃中指出,到2020年中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將超過3萬億,每周參加1次以上體育鍛煉的人數達7億。這龐大的數據基礎,為運動娛樂產業發展提供有效的市場空間。
可以預見,未來的體育運動與商業的結合,將會掀起更大的波瀾,為市場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