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零售概念還處于初級培育期,互聯網數據與實體體系的融合嘗試還需時日,此時,阿里巴巴開始了更前沿的技術層面的嘗試。12月5日,阿里巴巴聯手星巴克將AR場景識別技術植入上海實體門店,以2700余平方米的烘焙工坊作為新試驗的載體,造出了一座全球最大的新零售智慧門店。實際上,這是新零售從企業端的效率改造更多延伸到消費端的場景體驗。
星巴克“智慧門店”亮相
據了解,此次開業的星巴克是繼西雅圖臻選烘焙工坊落成三年之后全球第二家臻選烘焙工坊,該店鋪擁有2700余平方米,將近400名咖啡大師,提供多種煮制方式的多個工坊景點。
店鋪是國內首家“智慧門店”。消費者只需手機連接店內WiFi或打開手機淘寶App掃描二維碼,登錄上海烘焙工坊的手機版網頁——“線上工坊”,通過AR掃描功能,便可體驗全新的智慧服務。據悉,該項目是星巴克設計,依托阿里巴巴的場景識別技術聯手打造。與此同時,此次戰略合作還將延伸到星巴克天貓旗艦店,顧客可以在線選購來自上海烘焙工坊的新鮮臻選咖啡豆和周邊商品。
星巴克咖啡公司董事會執行主席霍華德·舒爾茨在現場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中國市場是星巴克公司最重要的戰略市場,之前公司已提出在華擁有1萬家門店的目標。全球第二家臻選烘培工坊也是國內首家 “智慧門店”。
阿里方面表示,考慮到星巴克遍布中國的3000多家門店,這一首次大規模商業應用的技術將應用于線下各類零售商圈和業態。
阿里加速推進新零售
實際上,阿里很早之前就開始了新零售在技術方面的探索之路,此前天貓與雅詩蘭黛、植村秀等品牌共同推出了試妝魔鏡,應用3D建模技術打造的“試妝鏡”經過對人臉的高精度辨認,可以完成美瞳、腮紅、眼影和唇彩的實時繪制,到達逼真、自然的虛擬試妝效果。當時技術的運用可以使原本3分鐘才能在線下專柜完成的一支口紅的試妝時間縮短至1分鐘5支。
此外,今年11月8日,為了緩解“雙11”期間壓力,耐克與天貓的新零售合作取得了戰略性進展,雙方合作的兩家智慧門店開業,進行訂單、客流的數字化試水,當時通過10個配送中心和50家耐克直營店滿足消費者需求,提升服務響應速度。
有分析認為,此次與星巴克的合作讓阿里新零售正式落地消費端。以往的新零售更多體現在線上線下的結合以及數據共享方面。此次阿里將AR技術運用在新零售場景中,提供了更多體驗式服務,阿里相關責任人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本次 在新零售方面的探索,是想重新定義購物場景,之前更多的合作是庫存或者會員體系的打通,基于AR技術的嘗試在星巴克還是首次。
消費體驗成核心訴求
不過,在互聯網商業顧問、億邦動力網首席知識官葉志榮看來,AR技術其實算不上新零售的全新模式。天貓早期推出的虛擬試穿業務,它其實就是AR的一種形式,雖然當時的技術條件可能稱之為全息感應,但本質就是新零售的全新體驗模式。其實這種體驗技術不僅局限于咖啡,在裝修行業AR技術早就實現新的模式。以沙發為例,通過手機掃一掃就可更多元化地將商品展示給消費者,這其實也是一種新零售玩法。
實際上,阿里此前宣稱的新零售更多的是從后臺零售經營者的視角來說的,例如線上線下融合、數據的共享等等,但消費者不會關心數據的問題,消費者更在乎體驗感受。以無人便利店為例,消費者是從體驗的角度去購物,而后臺運營者是從數據的角度考慮,首先要識別消費者的身份信息,購買的商品信息,甚至拿起放下商品的次數等等,它們需要從多維度的數據來完成消費者的畫像,以獲得更多數據參考。
所以,阿里此次提供給星巴克的AR技術,就是為了讓消費者擁有更好的體驗,這也是阿里布局新零售的一種技術手段,畢竟線上線下的打通和數據處理是很多公司都可以做到的,但技術方面不是每家公司都是可以做到的,這也是阿里布局新零售的一個殺手锏。
本文轉載自北京商報,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