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主城區住宅市場的全面收緊,近幾個月,石家莊不少項目陸續推出了商業類房產項目,包括住宅類公寓、臨街商鋪、寫字樓等各種業態。“不限購、不限貸”的廣告語幾乎成了這些項目的宣傳語“標配”。
與住宅產品相比,商業類產品除不受限購、限貸影響外,還具有投資進入門檻低、投資回報快等市場特點。近期,富力廣場、遠洋7號、新源蜂巢、九峯·星街等多個商業項目有新房源或新進展,極大補足投資類市場的需求。
限購環境下, 不少房企轉投商業地產
下半年以來,石家莊房地產市場逐步降溫。記者調查發現,就住宅市場而言,當前石家莊市場上支撐成交量的主要為一些大房企開發的新入市項目,這些項目盡管補充了市場的供應量,但總體來看,這些項目普遍存在首付比例高、總價高等特點,高“入手”成本將不少購房者拒之門外。此種市場環境下,部分支付能力較弱的購房者,將目光投向了住宅類公寓、商鋪等商業類產品。
“剛在長安區買了一套住宅類公寓作為婚房,精裝修,過幾個月就能交鑰匙,先結婚再說,不等住宅了,首付款實在太高”,一位90后購房者向記者表示。盡管對于公寓“40年產權”的設定他還是有點遺憾,但是對于剛入手的公寓他還是充滿期待。據記者調查,公寓類產品的購買者大多為年輕人,他們的購房觀念相對靈活,未來資產的變現能力也較強,對資產的配置也相對多元化。
限購、限貸等樓市政策的“倒逼”,加上購房觀念的轉變,這些都給商業地產帶來契機。對此,不少開發商也紛紛抓住這個節點,涉足商業類產品。比如,遠洋地產進入石家莊的第一個項目遠洋7號就開發成了商業項目,并已投入市場;恒大石家莊首個綜合體恒潤時代廣場、富力地產通過并購拿下的石家莊富力廣場等項目也紛紛在近期出了項目規劃;華庭國際廣場、河北航空城、北辰廣場、鴻昇廣場、朝外中心等項目有望在12月份拿下土地證。
近日,2017觀點商業年會發布的《2017中國商業地產發展年度報告》中提到,“過去一年中,房地產行業轉型進程進一步加快,單一粗放的短平快開發、銷售時代已經被改變,更多的資本選擇進入商業地產。購物中心、寫字樓、公寓、酒店等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雖然形式不一,但都指向商業地產,這已成為房地產商重新掘金的另一藍海。”
商業地產處在“創新試錯期”
其實,早在多年前,不少知名房企就紛紛涉足商業地產。但在同質化競爭、電商沖擊、供大于求等多方因素下,石家莊的商業地產一度發展混亂,比例失衡。
記者了解到,2013年前后,石家莊的商業用房的供需比例曾達到嚴重失衡的5:1。這之后,商業地產經歷了一段較長的“庫存消化期”。不少商業項目遭遇了高空置率、低去化率、項目停滯等難題,甚至一些項目出現“關門大吉”的尷尬境遇。
此后幾年,與住宅市場相比,商業地產一度處于“去庫存”階段,政府也連續出臺相關措施加速商業項目去庫存。2016年12月23日,石家莊出臺《石家莊市商業服務業用房去庫存和發展房屋租賃市場細則》,指出部分商業用地可以轉為住宅用地,給商業地產去庫存帶來利好;2017年10月26日,石家莊市城鄉規劃局發布了《關于公布石家莊市中心城區商業服務業用房去庫存地塊控制性詳細規劃動態維護方案的通告》,加速推進中心城區44個商業用房去庫存地塊的證件補辦。
今年以來,不少項目瞅準商業項目“不限購、不限貸”的契機,加上利用政策“福利”,取得了不錯的業績。例如,一些公寓由原來的“商水商電”轉變為“民水民電”,還有一些公寓產品與住宅一樣,可以落戶上學,這樣“改觀”以后的商業用房明顯提升了競爭力。
除政府福利外,尋找新的發展出路也是開發商一直在探索的事情。近幾年,石家莊商業地產正從單一的購物中心向“商業+”的方向轉變,各類主題鮮明的一站式購物中心紛紛建成。兒童文化廣場、汽車旅游小鎮、民國主題商街等各類主題鮮明的商業業態紛紛形成。
有業內人士表示,當前商業地產正處在項目密集的“創新試錯期”,未來的商業地產江湖,一招已不能制勝天下。如何發揮資源的最大優勢,將成為各個企業最需要突破和平衡的關鍵。
精彩觀點:(來源:2017觀點商業年會)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商業和旅游地產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蔡云:商業地產進入存量時代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庫存增大且市場分化非常嚴重,呈現出供過于求的狀態。在這種市場情況下,商業地產進入了一個重質量、減速度的時代,輕資產運營謀求新的發展。
萬科集團高級副總裁、印力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丁力業:現在商業地產和資本結合是非常緊的,只要是從事商業地產的人,都會感覺到今年有比較大的變化。資本對商業地產來說非常重要,商業地產給資本市場的價值是基于真實的現金流,不是基于資產的評估。
新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歐陽捷:商業地產新常態出現了三個特征,第一是零售增速持續下降,但是不會因為消費占比的提升而提升;第二,電商沖擊在不斷減弱,但是不會消失或者不會減弱;第三,購物中心跑馬圈地還沒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