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訊,高鑫零售(06808.HK)今日發布公告稱,淘寶中國控股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團)擬收購高鑫零售26.02%權益,總價161.21億港幣(約136.89億元人民幣);同時,購買吉鑫待售股份19.90%,總價62.93億港元(約53.43億元人民幣)。這意味著,根據戰略協議,阿里巴巴集團將投入約224億港幣(約190.2億元人民幣),直接和間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
公開資料顯示,高鑫零售成立于2000年12月13日,注冊資本60億港元(約合人民幣53億元),以歐尚(Auchan)和大潤發(RT-Mart)兩大知名品牌經營大賣場業務。2011年7月27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據網易財經了解,目前高鑫零售中國零售市場市場占有率約在8%左右,居市場首位。2016年高鑫零售實現營業額1004.41億元,同比增加4.2%;公司權益股東應占溢利為25.71億元,同比增加5.2%。其營業額主要來自銷售貨品及租金收入,其中銷售貨品所得營業額為970.96億元,增幅為4.1%;租金收入所得營業額為33.45億元,增幅達6.4%。
截止2016年12月31日,高鑫零售共擁有446家綜合性大賣場,經營面積約為1203.2萬平方米。門店中約8%位于中國一線城市,17%位于二線城市,45%位于三線城市,22%位于四線城市,8%位于五線城市。
值得注意是,零售市場的核心數據——同店銷售額,高鑫零售近兩年一直處于下滑,2016年高鑫零售同店銷售增長為-0.34%,雖相比2015年的-3.6%有所改善,但是仍處于負增長狀態。
對于此次阿里大手筆入股高鑫零售,資深零售行業專家、商業觀察家創始人李華向網易財經指出,判斷一筆投資是否是好交易,一定基于雙方合作之后是否有“增量價值”產生,能否為雙方帶來提升和提供現實可執行的成長路徑。“近年來,因為線上流量、技術能力的缺乏,大潤發一直在尋求線上合作伙伴;但同時,大潤發在快消品供應鏈,以及物業資源擁有絕對的優勢。而阿里巴巴目前雖然有線上流量,有技術能力,但其線下運營能力、核心地段物業資源儲備以及供應鏈基礎均是短板。就此來看,雙方是有較大互補基礎”。
在此次交易中,阿里的收益明顯是高于高鑫零售。據網易財經了解,高鑫零售以大賣場業務為主體,當下大賣場業務一大風險在于:物業換約期臨近,物業租金面臨大幅上漲壓力,這或將造成大量關店,及增加“業績變臉”、財務風險。但就目前高鑫零售的門店而言,超過30%為自持物業門店,這些物業大部分處于三線市場較好地段;而租賃物業方面,由于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相對較晚,高鑫零售的租賃物業換約期相對還有更長時間。換言之,高鑫零售經營短期內出現大賣場業績風險的可能性較低。
李華認為,阿里巴巴與大潤發最重要的一個合作項目或將是盒馬鮮生。大潤發可能“承接”盒馬鮮生全國主要區域市場的拓店計劃,或改造高鑫零售既有門店,或由大潤發布新店開拓“主干”市場。“中國城市化進程正在變慢,有價值的增量物業供給正在減少。而阿里旗下盒馬鮮生這樣線上線下一體化業態則需要擁有足夠多的物業儲備可供快速開店,因此,高鑫零售當下已開的446家門店和78家儲備物業是一筆資源”。
“當下市場,考慮到設備投入、員工訓練等問題,改造一家門店所需要的投資可能是開設一家新店所需投資的三分之一”。李華向網易財經表示,如果雙方的合作如果能找到合適模式,在大潤發既有門店體系中推開、復制盒馬鮮生將可能是非常快和低成本的。
此外,在李華看來,供應鏈的融合將可能是阿里、高鑫零售合作的另一大看點。“大潤發的快消品供應鏈能力在市場上是有口皆碑的,如果高鑫零售1000多億元銷售體量和供應鏈能力能與阿里線上平臺結合,那么可能會對市場形成較大壓迫性,對上游形成更好的議價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大潤發的快消品供應鏈能力可以讓盒馬、天貓超市更具價格競爭力,而盒馬鮮生在生鮮能源積累的供應鏈基礎也可以輸出大潤發,互補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