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經營辦公室無人貨架和“智能+有人值守”便利店的猩便利在成立數月內完成超1億元天使輪融資。當輪融資由光速中國創業投資基金領投,美團點評創始人張濤、王興、葉樹蕻、王慧文等也位列投資者陣營。
除此之外,有人便利店模式中:9月,智能便利店品牌“小麥鋪”宣布完成了新一輪億元級別融資,由原清控科創董事長秦君創辦的君紫資本戰略投資;10月,懶貓社長宣布完成2500萬元融資,由同方厚持資本領投。
2017年的前三個季度,動輒過億元的融資,不僅將無人便利店這個零售新物種帶到公眾視線中,也讓各路從業者紛紛踏入便利店領域,通過資源整合的方式參與到傳統便利店這一“市場存量”的改造和升級中。
“便利店和新零售都是資本關注的熱點,每周都能看到初創便利店品牌獲得大額融資。反倒是些存量的、有一定規模的傳統便利店企業,因為缺乏互聯網基因而沒有受到資本追捧。”鮮生活創始人兼CEO肖欣說。
在從業者們看來,以傳統線下服務能力見長的存量零售資產一旦被賦予了線上服務能力,所釋放出的價值將遠高于新近成立的初創零售企業。
新零售時代的流量入口
對于投資機構和初創企業來說,社區消費具有強剛需、高頻次、高粘性的特點,社區便利店作為社區消費的主要場景之一,成為新零售大勢下的重要用戶流量入口。
“一方面,社區便利店是離消費者的消費場景最近的地方,消費習慣相對穩定并容易養成。另一方面,基于社區的入口,可以綜合很多資源,從而成為整合了各種服務的平臺。”肖欣告訴記者。
肖欣在2014年創辦了跨境電商平臺鮮生活,公司在2016年3月完成千萬美金的A輪融資,由貝塔斯曼和鼎暉領投。鮮生活從2016年開始進行線下零售業態的探索,并在當年年底啟動了向便利店模式的轉型。
截至2017年10月,公司在北京地區以自營的方式管理著20多家社區便利店;加上合作的方式,在北京地區共計通過50個網點為社區用戶提供服務。
“當不需要花錢去買流量時,公司將可以以更優惠的價格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這是我們得以更快發展的憑借。”談到社區便利店作為流量入口的價值,肖欣分析說。他告訴記者,公司在北京地區的服務網點到今年年底會增加到約80個,實現北京五環范圍內的30分鐘配送。進一步的網絡升級后,2018年將可能實現15分鐘完成配送。
同領域的創業公司中,主要在三四線城市布局的懶貓社長在今年10月宣布完成首輪融資,一方面用于市場拓展,另外一方面用于產品優化和運營能力提升。
據了解,懶貓社長的核心思路是將社區便捷購物及社區生活服務結合起來,通過對傳統夫妻店進行標準化改造,將傳統的零售店升級為O2O社區便利店:用戶通過手機下單,由懶貓社長線下配送;特色商品與服務,由第三方供應商負責發放。
對既有傳統便利店的新零售改造并不容易。肖欣說:“傳統便利店對接互聯網時,有幾個鴻溝要跨越,如,庫存、運營流程的改變,店員操作邏輯的改變。傳統連鎖便利店要經歷很大的鎮痛,才能完成這種改變。”
搶灘傳統便利店
新型社區便利店最典型的服務模式是,通過APP運營、物流履約運營以及門店業務運營三個維度,共同實現零售服務的全渠道化運營。
也就是說,新零售化的門店在既往日用品銷售的基礎上,將承載更多與社區生活相關的功能,最典型的如最后一公里配送問題的解決。
“過去的便利店止于門店銷售,新零售出現后,其銷售網絡延伸到了消費者的手機上。對于門店來說,可以將門店的服務半徑擴展到周邊1-1.5公里范圍內消費者的商品和服務需求。”肖欣分析說。根據肖欣的觀察,中國市場上的很多便利店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供應鏈效率低、門店老舊、商品對年輕人來說吸引力較小。“這里有一個巨大的市場空間,讓我們去創造一個新的、更符合年輕人消費習慣的零售網絡。”
除了零售領域的既有企業,也有其他領域的從業者以包括商品展示和銷售等功能的社區服務網點為切入口,來提高平臺上的用戶粘度、進而尋找更多營收來源的可能性。
“BATJ等科技巨頭占領了互聯網流量的入口,通過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方式獲取用戶的成本已經非常高。我們需要打造自己的入口,選擇的方式是將公司的智能設備產品作為引流工具。”安爾發公司董事長鄧新文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說。
2017年10月,這家新三板掛牌企業(安爾發)發布“安心店”品牌,通過合作的方式選擇各個小區的合作伙伴:由社區安心店店長,依托平臺提供鄰里性質的服務;由平臺引進第三方生活服務商,承擔手機APP運營、提供用戶需求管理在內的IT系統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安心店的模式,以通過APP平臺做第三方服務商的篩選和用戶需求的精準匹配為主,聯結的是第三方生活服務商和社區居民的需求。
之前,這家企業通過公司自主研發的車閘、門鎖、門禁等社區智能設備,已在全國拓展了70余個城市。
重構社區服務
基于社區的新零售服務渠道越來越多,盈利點也越來越密集。注重體驗、便捷,垂直細分,這都是未來社區零售業的優勢。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及對傳統行業商業模式的重構,在社區場景下,社區業主對社區服務的便捷性及豐富性將提出更高的要求。
10月26日,綠城物業服務集團有限公司(“綠城服務”)宣布,與垂直一體化生鮮運營平臺——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易果集團”),達成戰略合作:未來,雙方將在社區新零售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加快推進在社區新零售事業的戰略部署,共建社區零售生態的新模式。
綠城服務方面表示,此次聯手易果集團,也是基于服務產品與體系迭代需要,進行生活服務轉型升級。
而安爾發現階段的主要工作,不僅包括為社區居民的門戶安全出行提供便利性服務,還包括整合社區周邊既有的第三方服務提供商。
鄧新文告訴記者,安心店通過平臺中的第三方服務商為用戶提供衣、食、住、行、用、養老、休閑等多個場景的生活服務。
與這種服務模式相對應,商品零售并不是安心店的收入來源。鄧新文告訴記者:“通過這些有溫度的社區服務獲取社區用戶,之后導流到社區服務的提供商。我們可以從這些服務商處獲得服務費的分成。”
對于社區消費領域的玩家們來說,整合社區周邊的既有服務是要務之一,與房地產開發商、小區物業之間的合作也尤為重要。
“過去開發商那種建好房子就賣的策略要完全轉變,現在已經從產品時代進入服務時代。老百姓對居住空間有了更高要求,要配套的服務升級。”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秘書長王惠敏在談到未來房地產發展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