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關店數據,心里拎著,但看到開店數據,又感到安慰。這一年多來,商業零售實體店開店速度快于關店速度,是創新支撐行業度過轉型關鍵期。”今天,在全國零售業創新轉型工作現場經驗交流會在寧舉行,商務部相關負責人說。記者從會上獲悉,我市近日新鮮出爐“實體零售創新轉型實施意見”,從規劃、業態、經營方式等多個方面給出指導意見,推動南京實體零售業升級。
下樓15 分鐘,輕松搞定便民服務
網購再快,也比不上自家樓下有菜場、水果店方便。讓南京人在出門15分鐘的行動“半徑”里,就能享受所有便民服務,是南京市“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服務圈”網店布局的目標。
記者看到,“意見”鼓勵連鎖化、品牌化企業進入社區,通過直營、收購、兼并、特許加盟等形式整合社區分散商業網點,建設一批功能完善、標準化程度高的便利店、社區超市和生鮮菜店。我市將建設農貿市場和生鮮連鎖超市為主,O2O 和其他農副產品零售終端為補充的農產品零售終端市場體系,支持餐飲、家政、洗染等生活性服務業企業布局社區網點,滿足居民多元化、多層次、便利化消費需求。
市商務局人士表示:“比如蘇果、蘇寧等連鎖店,他們遍布南京各大社區的網點,除了銷售商品之外,還可以增加各類便民服務。此外,我市還將探索推動社區商業中心與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相結合,優化便民服務網點布局。”
鼓勵“無人”服務,在南京越來越多
實體零售業的經營方式怎么改?“意見”提出兩個方向,一個是增加體驗式、服務式、互動式消費比重;另一個是發展智慧零售,鼓勵發展“無人銷售”商店、自助提貨柜、自動回收機等無人服務自助設備。
實體零售業可以越做越“復雜”。商場不再是賣衣服鞋子的地方,而是向集文化藝術、休閑健身、教育培訓、影音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社交體驗中心和公共服務載體轉型。
實體零售業也可以越做越簡單,“無人超市”是實體零售業“極簡”版。今年8月,蘇寧無人體育超市在寧試水,試營業兩個月,銷售業績上揚,這給南京商家進一步普及刷臉進門、刷臉支付、自助收銀等新方式探明了路子。
順應“多商圈”發展趨勢,每個區老百姓都有商業集聚區可逛
南京有多少商圈?過去,南京人回答這個問題幾乎不用猶豫:新街口、夫子廟、湖南路三大商圈。但未來,這個問題越來越難回答了,城市“多商圈化”發展趨勢勢不可擋。
“意見”提出,我市一方面要進一步提升新街口商圈知名度和影響力,另一方面要強化河西、仙林、百家湖等新興商圈的功能集聚、業態互補、資源整合,同時還要加快培育江北新區、南部新城商圈。在江北新區及各區至少形成1個商業集聚區,打造1-2 條商業特色街。
為了避免商圈中的企業同質化競爭,形成向心力,“意見”建議,選取重點商圈,探索成立商圈聯盟,發揮自治自律作用,統籌業態調整、設施改造、促銷活動,形成政府、協會、企業共治共管的商圈發展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