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印良品頻繁的降價策略并未實際刺激起中國消費者的購買欲。無印良品母公司日前發布二季報顯示,報告期內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的同店銷售增長1.8%,而該公司自6月起曾多次發起“新定價”和“限時特惠”活動,由此可見降價策略對中國消費者的吸引收效甚微。有分析指出,隨著網易嚴選等國產生活方式品牌崛起,消費者市場選擇增多,定價相對較高、產品更新緩慢的無印良品競爭力已被稀釋。
根據業績報告顯示,報告期內無印良品母公司總收入為858.53億日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7%。該公司表示,收入增長主要得益于無印良品在日本市場的業績增長,由于服飾折扣帶來了更高的客流量和消費,二季度無印良品日本市場收入為527.74億日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3%,同店銷售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1%。但也需要注意到的是,降價與折扣活動同樣實行于中國市場但收效甚微。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自今年6月起,無印良品官方微信公眾號多次打出“新定價”和“限時特惠”活動,但財報顯示,二季度無印良品中國市場同店銷售增長僅為1.8%,低于前兩季度5.8%和7.6%的同店銷售增幅。
中國市場緩慢的銷售增速并未讓無印良品放棄中國市場。據了解,無印良品目前在國內有超過200家門店,且該公司于今年4月宣布,未來四年間將在中國每年新開至少40家門店。財報顯示,二季度無印良品在中國凈增10家新店,大量新開店鋪也使無印良品在二季度保持了中國市場20%的銷售增幅。
零售業數據化管理咨詢顧問黃成明表示,如無印良品等海外品牌,近年來在一二線城市的空間越來越小。這一方面有來自網易嚴選等崛起競品的相互競爭因素影響,另一方面,隨著品牌門店數量增多,也會導致同品牌競爭而拉低同店銷售。黃成明認為,促銷活動可看做品牌在短期內應對業績壓力的舉措,而降價則是一種策略性轉變。經過重新定價后,無印良品與優衣庫等快時尚品牌的價格差距在縮小,這也導致無印良品原有的差異化品牌形象被稀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