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標榜自己的“生活方式”,不過,一雙襪子或者一個仿古邊桌,除了昏暗燈光下的藝術照效果,和真正能夠成為一種生活,還有著很長的距離。要說一個品牌如何將自己從一個產品的賣家,發展成為一個有概念、有細節、有現在、有未來的完整生活體系,有一個牌子,是個極好的示范:宜家。
桌椅板凳、瑞士肉丸,固然是宜家與生活最直接的聯系,但是,除了免費咖啡與樣板間之外,宜家還有很多超出商店之外的東西。比如,最近在倫敦設計節開了快閃店的宜家實驗室——Space 10。
Lokal:一個能和你說話的家庭農場
Space10在倫敦開了一家,從種菜到吃飯的實驗室飯堂,Lokal。在這家餐廳內,人們不僅能夠吃到宜家自制的食物,還能完整地看到,這些食物是如何在一個沒有陽光和土壤的環境中培育,快速長大的過程。
Lokal中的蔬菜,都是采用水培種植的方式,植物們被種在室內的盒子里,不接觸自然光和泥土,而是采用在營養水和LED的模擬天氣的燈光。在這個系統下,由于LED燈光能夠智能創造出最適合的環境。蔬菜熟成的速度是傳統種植方式的3倍,而所需要的水僅僅是原來的十分之一。
雖然你可能覺得費時費力地搭建一個玻璃屋,有些多此一舉,但Space10想要表達的,更多是在全球氣候變化的時代中為高效的食物生產,做出的一些改變。
未來,人們也許可以完全省去農場-經銷商-超市/市場這些中間環節,在類似Google Home這樣的家庭智能助手的幫助下,自己完成食物的種植。在現場的演示中,整套設備就與谷歌的語音助手聯結起來,人們可以直接與植物們“對話”,知道蔬菜們現階段的營養水平、熟成程度等。
雖然和即將要被吃掉的蔬菜說話,的確有些怪怪的,不過,也許這真的是未來生活的樣子。
SPACE 10:屬于未來的生活實驗室
宜家,作為一家來自瑞士的家居品牌,看上去,實在非常地硅谷,單單是這個“種菜”的Spcae10實驗室,就足夠科技了。
Space 10是一家在哥本哈根的一個未來生活實驗室,設計師們將一個閑置的臨街魚市場,改造成了他們的實驗中心。白色的墻面,大面積的落地窗,深藍色的窗框,門口挺著北歐生活離不開的代步自行車,墻上大大的Space 10,就是他們的聚集地。
為更多的人探索有意義、可持續、多樣化的生活方式,是Space 10的大夢想。雖然聽上去很雞湯,不過Space10 的確推出過很多超乎想象的設計。
最最基本的,當然有時下最流行的智能空間。貫徹著對于整個人類未來的考慮,Space 10的智能空間,更多的在測試能源消耗和改善上面。比如,Space 10 在15年展示的第一個成果:
不用插電,能夠將熱能轉化城手機充電器的納米材料桌子;
只有你節電節水了,才會變出來,供你欣賞的藝術畫;
監測空氣質量,幫你安排最佳開窗時間的智能設備;
如果你坐的時間過久,就會把你“彈”出去,提醒你運動的折疊椅等。
類似于倫敦的水培種植,Space 10也與建筑師們合作,推出過比傳統的耕種方式,更加節省空間的垂直Growroom。一個用17篇木板和一個錘子,就能拼接而成的城市農場。
在這個神似Google X的實驗空間中,宜家的Space10將桌椅板凳蔬菜瓜果的平常生活,無限向未來推進。
所以,我們什么時候能夠買到這些充滿了“黑科技”的設備?
不知道。
宜家曾明確地說過,Space10的研究產品,并不會直接出現在他們的貨架上。在這個對未來負責的實驗室中,我們能看到的,是宜家構建的生活方式在時間軸上的衍生,是拼裝的小板凳和鍋碗瓢盆以上,對生活,更完整的詮釋。
本文轉載自愛活網,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