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北京立水橋店后,近日泰禾院線首個廣場旗艦店將在福建泉州啟幕,這也是泰禾集團在大文化領域南下布局的重要舉措。在此之前,“泰禾+”戰略宣布正式落地。泰禾集團稱將在北京所有項目中落地泰禾教育、醫療、商業等配套,以全部“泰禾自持”的方式提供一站式服務。
2017年上半年,泰禾集團拿地方式轉為全面收并購,新進入鄭州、合肥、濟南等多個二線省會城市,另外,連續進入醫療、院線、保險等行業。2017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89.2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4.9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2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70%。
“泰禾+”戰略落地
“家樓下就是公園,出門就是商業廣場”的零距離生活圈是“泰禾+”戰略想要實現的目標。具體而言,就是在北京所有項目中落地泰禾教育、醫療、商業等配套。
這都要基于泰禾集團的多元化布局。2016年是泰禾集團多元化布局的“豐收”之年。
2016年1月,泰禾集團全資收購福建一卡通,介入支付金融領域。2016年12月,北京泰禾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今年7月15日,泰禾影城北京立水橋店開業,9月30日,泉州泰禾院線首個廣場旗艦店啟幕。
7月10日,泰禾集團宣布泰禾華北區域已與華僑城北方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文化、旅游、地產、醫療、教育及特色小鎮等多個維度上展開合作。
在醫療領域,泰禾集團擁有福建匯天生物制藥公司96.63%的股份,2016年3月其大股東泰禾投資收購了以治療癌癥為核心業務之一的美國阿萊恩斯51.5%的股份。此外,泰禾集團在成都有兩家醫院,在北京建設了康復醫院。
“泰禾+”戰略正是瞄準了地產項目業主在居住需求以外的醫療、教育、購物、社交、文化、服務等各方面的需求,做起了增值服務。
“我們今后要做的事情是整合泰禾自有的、獨特的優勢資源,構建一個完整的生態鏈,為我們的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從泰禾走到‘泰禾+’,我們也非常愿意把我們21年的資源積累帶給我們的客戶,一起構建真正美好的生活。”泰禾集團副總裁、北京區域總經理張晉元在戰略發布會上表示。
在北京市房地產法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趙秀池看來,目前80%的人已經解決了住房問題,大部分家庭已經由剛需轉向改善性需求,需求對象已經發生改變。改善性需求的眼光是比較挑剔的,需要設計好適銷對路的產品,更需要滿足其更高層次的綠色環保等多方位服務。
大舉收并購
高地價時代,房企拿地就要承擔未來的經營風險,不拿地則面臨被擠出市場的風險。
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今年3月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泰禾今年不會去拿地王,去年以來的土地市場已經是非理性的,所以去年泰禾獲得的土地儲備80%左右都是并購所得。”
泰禾集團官方數據稱,截至9月18日,泰禾集團今年新增項目25個,新增土地建筑面積848.19萬平方米。其中21個項目通過收并購的方式獲得,占新增土地建筑面積的85.65%,全面超過了去年全年收并購數量。收并購的21個項目中,有18個項目泰禾控股,占收并購總數的85.7 %,其中有9個項目泰禾100%控股。
業內人士分析稱,房企通過股權收購間接獲取項目資源以及合作開發比例的提升,有望降低土地成本的平均水平。
不拿地王后,泰禾集團直接或間接拿地仍然耗費不少資金,僅9月7日在北京孫河“奪地”就耗費了 59.6億元。據《中國經營報》記者梳理,截至9月21日,泰禾集團2017年拿地共計約耗資276億元。其中,公開招拍掛共獲得11宗土地,共耗資97.8億元,并購耗資178.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