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流轉一個月之后,寧高寧和張玉良兩大巨頭南京結盟的消息終于得到證實。
8月11日,綠地以90億元拿下南京江北新區CBD百萬平超級綜合體項目——NO.2017G41地塊,時隔一個月之后,綠地披露的8月新增土地項目中,G41地塊的權益占比已經降至60%。
期間,金茂介入的小道消息不斷,而觀點地產新媒體在接連求證綠地及金茂各方獲得證實,這個將打造南京新的第一高樓的項目確實將由綠地和金茂聯手。
兩大超高層“高手”的結盟必然是南京未來第一高樓建成完工有力的保證,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對待超級綜合體項目的打造方面,雙方卻有著不盡相同的“摩天之心”。
90億元股權秘密
資料顯示,南京江北NO.2017G41地塊是位于浦口七里河大街以東的超級城市綜合體地塊,出讓面積為20.06萬平方米,容積率4.61,計容建筑面積約92.5萬平方米,出讓起始總價為90億元。
此外,G41地塊共由17個小地塊組成,未來將打造1棟550-600米的摩天大樓,以及3棟150米以上的甲級寫字樓,引進至少一家世界500強企業區域總部及一家五星級酒店入駐,配建一座24班小學和一座12班幼兒園以及基層社區中心,同時,還有14.53萬方的住宅用地將會打造高品質住宅。
這無疑是南京罕有的“巨無霸”地塊,其中,按照超過550米的規劃高度,該項目建成之后,不僅將刷新由綠地自己打造的原有南京第一高樓的天際線,同時將替代馬來西亞的雙子塔2座成為世界第十大高樓。
不過,諸多嚴苛的限制條件在某種程度上已經鎖定了競得者的范圍,因而,當綠地以底價在8月11日將這一項目收入囊中之時,市場并未有太大的反響,而人們的關注則更多放在了他的“神秘合作伙伴”之上。
據悉,雖然土地的出讓要求中聲明不接受聯合體競買,但在綠地拿下G41地塊的5天之后,就有坊間消息爆出,金茂已經介入這一項目的合作。不過這一消息一直并未獲得官方認可,及至綠地公布的8月新增土地項目公告中才稍見端疑。在該公告中,綠地在G41地塊項目的股權占比中已經降至60%。
觀點地產新媒體致電綠地相關人士進行消息確認,該人士坦言項目股權確實發生變動,但對于金茂是否為合作伙伴一事則表示暫不知悉。
然而,由項目公司工商注冊信息來看,G41地塊的項目公司為南京峰霄置業有限公司,該公司的注冊股東分別為綠地集團南京寶地置業有限公司和南京方耀投資有限公司,其中南京方耀投資有限公司的注冊法人正是中國金茂的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李從瑞。
至此,綠地聯手金茂的消息基本可以坐實,隨后金茂相關人員接受觀點地產新媒體的采訪中也得到了證實。該人士欣然表示,金茂與綠地的合作是強強聯手,同時也意味著金茂在布局青龍山國際生態新城、河西南魚嘴G97項目之后再度加碼南京。
上述人士進一步表示:“與綠地的合作是因為我們很看好南京未來的發展,這是我們重點布局的城市,其實近幾年公司陸續布局南京已經打下了比較好的基礎,而南京G41地塊與公司早前拿下的河西南魚嘴G97項目距離并不遠,可以發揮協同效應。”
金茂綠地摩天之心
放眼國內的摩天大樓建造領域,綠地和金茂無疑是其中的兩位佼佼者,僅在南京,排名前三位的超高層建筑,即G41地塊、河西南魚嘴G97以及紫峰大廈就為兩者所包攬。
據悉,綠地的超高層全部以“綠地中心”命名,目前位于鼓樓區的南京第一高樓紫峰大廈就是綠地打造的第一座超高層項目,而自2005年開工建設該項目開始,截至目前,綠地已建成的超高陳項目已經超過為24棟,幾乎為全國總數的四分之一。
其中有4幢位列全球排名前十,分別是武漢、大連、成都、南京綠地中心。武漢的綠地中心高度達606米,僅次于迪拜塔(828米)和上海中心(632米)。
而另一合作伙伴金茂,在超高層的打造方面同樣也成果斐然。據了解,金茂金茂開發、運營地標性商業地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九十年代。1999年竣工的上海金茂大廈曾是中國第一、世界第三高樓,至今仍是上海的地標性建筑及城市發展過程中的里程碑式作品。
兩大超高層“高手”的結盟必然是南京未來第一高樓建成完工有力的保證,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對待超級綜合體項目的打造方面,雙方卻有著不盡相同的“摩天之心”。
上述金茂相關人士表示,公司明確提出了“城市運營商”的戰略,并且傾向于開發打造涵括五星級酒店、商業、辦公、住宅等多種物業形態的城市綜合體項目,“此類型項目符合公司城市運營和以城市運營模式打造產品的開發邏輯和定位,而我們對超高層的超級綜合體項目的打造有實力也很有信心”。
不過,對于綠地而言,這個憑借超高層戰略在摩天大樓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操盤手已然在考慮其模式的改進和升級,事實上,在過往地標性項目的打造上,綠地向來是一手操作,而此次引入金茂,顯然釋放了其加快開發周期和進行減負的一個重要信號。
一熟悉綠地的人士對觀點地產新媒體表示,綠地并不是為了蓋高樓而蓋高樓,雖然正因為有這樣的超高層會使得地塊競爭對手減少,進而土地成本相對較少,不過“從投資和開發周期角度來看,綠地更傾向于能夠避免建這樣超高層建筑的項目”。
“在具體操作超高層項目上,綠地其實這幾年也在對操作模式進行改進和升級,比如引入合作方也是一方面,盡可能不會有太多的集團資源在一個項目上,和時間的投資,適當的股權合作、適當的資金的引入,一定的杠桿和股權分散也好,都是,另外一方面,在項目的具體運作方面,適當的時候引入輕資產運作的方式。”
據悉,早于今年中期的報告中,權益銷售金額普遍高達90%以上的綠地就表示將會適當考慮項目股權方面的合作。上述人士透露,在大體量的項目上,綠地尋求合作的概率會更大,而在合作方的選擇方面,則希望能夠形成互補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在對超高層項目開發股權改變進行嘗試的同時,綠地在該類項目的操盤上或許也不排除有新的嘗試。
雖然上述熟悉綠地的人士表示,在合作項目上,綠地一般股權占比不會小于50%,并且由自己進行操盤和并表,不過,市場人士指出,就綠地和金茂在商業和高端住宅的溢價能力來看,由后者操盤的盈利更可觀,而項目公司的工商注冊信息顯示,在總經理、董事長、副董事長、監事等共8個職位中,綠地、金茂各占其四,呈現均衡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