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貓為主導的阿里巴巴新零售正引發越來越多的外界關注,外媒近日頻繁將中美兩國在新零售領域的嘗試作比,指出亞馬遜要向阿里學習,后者已經通過以天貓為的主導新零售創新取得領先。
9月8日,美國財經媒體Investor’s business daily報道稱,亞馬遜收購全食超市給傳統零售業帶來的影響尚無定論,阿里巴巴卻早已在新零售領域不斷開花結果,并在過去兩年里已經迅速在快消領域迅速孵化出類似盒馬這樣的新零售物種。
2015年初,阿里巴巴開始打造基于數字化的全新零售業態,盒馬在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開展新零售探索,截至目前已開出18家門店。
“長久以來,從電商角度來看,超市食品配送是一個低利潤又極難進入的品類。”晨星分析師R.J.Hottovy稱,“盡管短時間不會創造大筆利潤,不過能夠大幅增加消費者的平臺黏性,阿里巴巴旗下天貓等電商平臺已成功從可獲取消費者的平臺變成消費者可參與的平臺。”
該報道還引述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在新一季度財報電話會上的說法:“在過去的幾個季度,由于新零售方面持續表現超出預期,整個資本市場也越來越清晰認知阿里巴巴經濟體的獨特價值,我們仍將繼續致力于搭建一個由大數據驅動的新商業基礎設施。”
8月底,福布斯以《阿里巴巴打敗亞馬遜》為題報道稱,阿里股價在過去十二月上漲了75.18%,亞馬遜股價只上漲了26.2%,前者正是憑借新零售上的強勁表現領跑,同時在可持續盈利的商業模式、擁有5.6億活躍消費者的規模效益、淘寶和天貓等消費者選擇多樣性以及涵蓋消費、娛樂、內容等多產品服務的無邊界網絡效應等方面,阿里巴巴領先了多個身位。
美國媒體emarketer報道稱,阿里在新零售上非常開放,并成功佐證了新零售能夠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用大數據和科技不斷改進消費者體驗。該戰略無論是通過電商還是在實體店,都可以為用戶提供無縫的一體化消費體驗。
報道把盒馬鮮生和亞馬遜GO作為比較,亞馬遜無人值守購物概念店主要依賴攝像頭和感應器來處理小得這購買請求,意在為用戶創造一個更簡易的結賬體驗。而盒馬鮮生則為鼓勵消費者更多了解產品本身以及愿意花更多時間來體驗店。
亞馬遜想成功升級全食超市,必須要向阿里巴巴學習。該觀點也得到越來越多共識。德銀在最近分析報告中稱,亞馬遜以137億美元價格收購全食超市,正是亞馬遜偷師阿里巴巴的表現。7月底,美國知名商業科技新聞網站ZDNet刊發報道《零售行業里阿里巴巴領頭,亞馬遜追趕》稱:在為零售業尋找升級路徑方面,亞馬遜和阿里巴巴如今在一條賽道上,但從概念到實操,顯然阿里都更有成效。
外媒關注到,中國正在經歷一場新零售變革,越來越多消費者喜歡線上購物,也更看重線下體驗。與此同時,阿迪達斯、星巴克、玩具反斗城等全球零售商也在摸索線上線下融合的創新消費體驗,這些零售巨頭基本已經入駐天貓,并逐步在新零售方面展開合作。
8月24日,TheStreet報道分析稱,在過去的兩年里,阿里用盒馬鮮生對傳統食品購買體驗做了顛覆性創新,亞馬遜對全食超市交易正好驗證了阿里巴巴新零售的正確性,說明亞馬遜也學到了一點:當線上銷售達到了一定程度時候,下一步就是幫助消費者提升線下的消費體驗。
當外媒集中關注天貓給全球零售業帶來“中國方案”的同時,9月11日,中國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也發布了新零售報告,報告稱以天貓為代表的平臺引領了流通業改革,觸發了全產業鏈的變革,并滿足了新一輪消費升級。同時強調以天貓引領的新零售核心在于“通”,即線上和線下渠道、資源、數據、服務等多方位無縫打通。從天貓和全球品牌不斷打造的新零售樣本來看,基于線上消費數據也融合了多種線下數據,如銀泰百貨、盒馬鮮生等。把線上、線下大數據全部對接并融合在一起,從而幫助上游生產企業調整生產計劃、市場營銷等,能夠“按需生產”,真正滿足顧客的個性化消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