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香港房企發布了2017年中期業績報告,包括太古地產、長實地產、恒隆地產在內的房企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盈利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但在樓市調控等因素影響下,這些香港房企在內地都面臨著擴張乏力的局面。
今年上半年,雖然政府“辣招”不斷,香港樓價依然保持上揚姿態,并屢破新高。在整體火熱的市場環境下,多家香港房企的中期業績也表現不俗。
其中,長實地產的表現十分搶眼。2017年上半年實現收入達298.63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加8%。上半年股東應占溢利為144.1億港元,較去年同期的86.1億港元增長67%。此前,長實地產的香港荃灣海之戀5月26日開售,曾遭遇“萬人空巷”的搶購狀況。
太古地產、恒隆地產的股東應占溢利均同比增長30%。其中,太古地產基本溢利由2016年上半年的35.59億港元上升至2017年上半年的46.28億港元,主要反映出售香港高尚住宅物業的買賣溢利增加,來自物業投資的營業溢利上升5%。
此外,太古地產租金收入總額為55.55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上漲3%。截至今年6月底,太古地產已經落成的香港辦公樓物業租用率為99%,香港太古廣場、太古坊及內地的太古匯租用率均為100%。
恒隆地產的的上半年總收入也略有上漲,增長1%至63.58億港元,物業銷售收入上升5%至25.23億港元,物業租賃的租金收入減少2%。
盡管三家老牌香港房企的整體表現理想,但其在內地表現則呈現出保守謹慎姿態,甚至有所回落。
其中,恒隆地產在內地的物業租賃總租金下降了2%至38.35億港元,內地物業組合租金收入下降4%,總營業溢利減少1%至28.99億港元。
目前,恒隆地產在內地共擁有8個恒隆廣場。除濟南項目外,其他商場出租率均在90%以下,最低的大連恒隆廣場出租率僅在64%。此外,8座恒隆廣場項目中,僅有3個項目的租金收入實現較去年同期增長。
恒隆地產在2017年度中期業績報告中稱,除上海的恒隆廣場外,業務所在的內地城市的高端商品消費仍然低迷,這些其他城市包括了沈陽、濟南、無錫、天津、大連。
實際上,恒隆地產在上海的兩處項目中,上海恒隆廣場租金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9%,而上海港匯恒隆廣場租金收入依然下跌7%。對此,報告中稱上海港匯恒隆廣場于2017年年初開始大型資產優化工程,對其租金收入造成一定程度的短期影響。
長實地產則在拿地方面呈現出保守謹慎的態勢。據2017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長實地產擁有可開發土地儲備約1.24億平方英尺(約1150萬平方米),其中內地1.14億平方英尺(約1060萬平方米)。
而根據長實地產2016年年度業績報告,其在內地可開發土地儲備為1.25億平方英尺(約合1160萬平方米)。對比2016年年底,長實地產縮減了在內地的土地儲備量,而在香港和海外可開發的土地儲備量則沒有變化。
此外,報告中稱,美聯儲加息、內地經濟穩健將有利香港經濟持續發展及物業市場保持穩定,唯香港與內地物業市場情況將繼續受相關房屋政策所主導。
太古地產在內地已有6個落成項目和1個發展中項目,分別位于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其今年上半年在中國內地投資物業組合的租金收入總額為10.9億港元,較2016年同期增加6500萬港元。
但太古地產在內地的擴展步伐則十分緩慢,在進入內地市場的十余年里僅入駐4個城市。且在上述7個項目中,僅有2個項目屬于100%持有,1個項目應占權益為97%,其余4個項目的應占權益僅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