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房企提出千億規模的2017年,這家房企仍然謹慎,堅持以綠色科技住宅為核心的路徑,做起了綠色代建、特色小鎮的生意。
當代置業8月14日晚公布的半年業績公告顯示,其2017年上半年銷售同比增長約21.3%至90.36億元,毛利率增加至20.7%,凈利潤率增加至12.5%,多項指標呈現出平穩增長的趨勢。
與2016年年報相比,當代置業的利潤率有所改善,主要由于期內交房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上海項目的貢獻尤其重要,當代置業管理層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上海項目自身毛利率達到25%的水平,他們期望整體毛利率也能平穩上升至25%。除了回歸熱點城市、調整產品結構外,打造特色小鎮、做綠色代建成為新亮點。
在特色小鎮方面,當代置業上半年共獲得九華山蓮花小鎮、惠州旭日小鎮、山西晉祠小鎮3個特色小鎮項目。其中,九華山蓮花小鎮項目總占地面積約為600畝,包含九華大典項目地塊約91畝、商業地塊約510畝。惠州旭日小鎮項目位于惠州“羅浮第一古村”占地約4000畝。山西晉祠小鎮項目位于晉水源頭、懸甕山麓,占地約3600畝。三個特色小鎮都圍繞著4A、5A旅游景區,著力建設綠色科技類的文旅小鎮。
當代置業一位負責人告訴界面新聞記者,開展特色小鎮業務是響應國家號召,對政府和開發商而言雙贏的業務。從開發商角度看,興建特色小鎮可以鎖定較大區域的地塊,拿地成本低,還會繼續密切關注特色小鎮方面的機會。
代建業務是當代置業領導層寄予不小期望的業務,認為代建業務是優化公司毛利結構的重要方面。以代建行業霸主綠城作為參考,代建項目一直在綠城業績中扮演重要角色,甚至可以說是綠城躋身千億俱樂部的重要助力。綠城執行董事及執行總裁李青岸曾表示代建有非常大的盈利空間,當代建收益達到5億元以上,盈利就可以達到50%。
當代置業領導層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有了代建業務的收入,將會優化業績結構,預計未來公司整體毛利率還將平穩持續上升,希望達到25%左右。”根據中報,當代置業上半年共簽約4個代建項目,建筑面積90萬平方米,貨值65億元。
事實上,特色小鎮和代建也是當代置業積極拓寬拿地方式的表現。中報顯示,當代置業的拿地方式目前有參與舊城改造、各類股權或資產收購、代建、小股操盤、公開招拍掛、特色小鎮。
當代善于通過兼并收購的方式獲取土地。其在2017年上半年新獲取了武漢、張家口、泉州、佛山等6個項目中,兼并收購類項目就有5個。公司管理層還稱,將建立一個廣泛的土地資源平臺和資金平臺集群,積極拓展地方開發商、品牌開發商和資金平臺,建立渠道拓展合作伙伴。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特色小鎮和代建業務愿景很美好,但這兩塊業務并不容易。以特色小鎮為例,特色小鎮當前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盈利模式仍處在摸索過程,對于傳統開發商而言,如何轉變思維、開發和導入產業要素,運營特色小鎮仍是個巨大難題。
同時,代建業務現階段也面臨利潤較薄的難題,據了解,代建費收入是銷售的3-5個點,100個億的銷售拿到3億-5億的收入,通常情況下是3個點,3億元的收入。另外,李青岸稱代建收入也不是當年實現,100億元貨值可能要3-5年才能賣掉,收入和利潤絕對值跟開發肯定不能比。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上半年業績完成了220億元銷售目標的近一半,但當代置業下半年的業績相當可期。根據年報,下半年合肥天鵝湖ΜΟΜΛ、北京通州萬國城ΜΟΜΛ、太原當代城ΜΟΜΛ、南京當代萬國府ΜΟΜΛ、武漢當代萬國城ΜΟΜΛ將陸續開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