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1-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1978億元,同比增長10.4%。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89821億元,增長8.7%。其中,1-7月全國餐飲收入達2.18萬億元,同比增長11.2%;僅7月,全國餐飲收入就達3204億元,同比增長11.1%。
中國烹飪協會認為,餐飲行業總體運行平穩。7月份,全國餐飲收入、限額以上餐飲收入的增速相比上年同期分別提高0.2個、3.0個百分點,盡管上升優勢較上月有所收窄,但是仍處于較快發展區間內。1-7月份,全國餐飲收入增速依然與上年同期持平,限額以上餐飲收入則將增速優勢持續擴大至2.0個百分點,餐飲品牌發揮著良好的標桿示范作用;餐飲市場與整個消費市場發展速度(10.4%)的領先距離維持在0.8個百分點。
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馮恩援指出,中國餐飲市場規模持續兩位數增長,表明了餐飲行業穩定增長發展大局已定。“2013-2015年,中國餐飲轉型升級,2016年恢復增長,發展至今,中國餐飲企業格局、業態以及經營者都已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旅游消費也是餐飲消費持續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荊林波透露, 2017年,預計全國旅游人次將達到44億。數據顯示,65.4%的旅客認為美食是旅行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6年,中國自由行旅客境內平均餐飲消費為124元。
未來,中國餐飲收入仍將維持在兩位數的增長。荊林波認為,餐飲是中國傳統文化里很重要的因素,家庭聚會、好友聚會、社會交際都需要餐飲消費,人民收入持續增長也將帶動餐飲消費的增長。
雖然前景樂觀,但根據上年發展態勢,下半年還要警惕市場出現增長乏力的可能性。荊林波認為有三個問題需要注意,第一是餐飲業的大環境中,高額的稅費以及監管的透明化是亟須解決的問題,特別是對中小餐企而言;第二是餐飲企業要凸顯核心競爭力,豐富自己的業態,分配好資源;第三是吸引年輕人進入餐飲企業,通過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實現餐飲企業升級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