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提速疏解非核心功能的同時,一系列便民商業正在迅速補位,滿足疏解原址附近居民的生活購物需求。7月31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發現,位于北京市東城區的東花市北里菜市場,在經過自今年3月以來的疏解改造工作后,以“甘其食超市”的新形象正式亮相。該超市定位為社區商業便民服務綜合體,總經營面積約為1400平方米,經營品種約1200個,包括蔬菜水果、雜糧調料、肉蛋水產等,并且計劃結合外賣平臺資源提供末端配送服務。
變身規范超市
據了解,甘其食超市原來為地處半地下室的東花市北里菜市場,約有五六十家攤位,售賣蔬菜水果、日用雜貨等。北京商報記者走訪時發現,新開業的超市經營面積約為1400平方米,以生鮮超市為主要載體,蔬菜水果、鮮肉水產等生鮮產品約占超市整體的1/5。另外還有1/5的區域為特產區,目前引進了張家口地區、內蒙古地區的特色農產品。
據甘其食超市店長介紹,該超市已與河北、內蒙古、山東、江浙、云南等地200多家專業合作社、蔬菜直供基地合作,會陸續引進更多來自各地的特色產品,豐富顧客購物選擇。除此之外,超市還有一家小型便利店,售賣零食飲料和日用小商品等;一個便民服務站提供縫衣修鞋、鐘表修理等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商報記者在超市出口處還發現了一個標有“外賣區”和“網上便民服務區”字樣的便民外送站。外送站里放置了幾列空貨架,墻上貼著“百度外賣”、“餓了么”、“美團外賣”等圖標。甘其食超市店長告訴記者,超市計劃入駐這些外賣平臺,目前還在與各大平臺對接過程中,預計8月可以開通此服務。除此之外,超市還會對行動不方便的人群提供免費送貨到家服務。
商戶不同方式疏解
據了解,在甘其食超市內,除引進各地特產區與便民服務區外,所有商品均為超市自營。甘其食超市背后的運營公司為北京甘其食超市有限公司,北京商報記者查詢北京市企業信息信用網發現,北京甘其食超市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20日,距今有十余天。
關于此前東花市北里菜市場疏散拆除后的具體招商方式,北京市東城區東花市街道宣傳部工作人員回應稱,“本著社會企業充分參與原則,有意向、有實力的企業均可以直接與產權單位對接,提供可行性研究報告和效果圖”。北京商報記者從多位附近居民處了解到,被疏解的東花市北里菜市場營業近20年,除蔬果等生鮮食材攤位外,還有服裝攤、裁縫鋪等各類商戶。目前在甘其食超市中,還保留了文具、裁縫、鐘表修理等7家原來菜市場的老商戶。
據了解,在距離該超市約500米的樂家菜市場中,有部分從原東花市北里菜市場中遷出的老商戶,記者隨即前往樂家菜市場獲悉,目前樂家菜市場中有約5家原東花市北里菜市場商戶。一家售賣鮮肉產品的店主告訴記者,今年3月接到了東花市北里菜市場疏散改造通知,5月市場裝修改造完成后在旁邊的樂家菜市場另尋了空鋪。另有一位從原東花市北里菜市場遷過來的服裝攤主表示,他聽說樂家菜市場也將在今年10月開始疏散改造,目前樂家菜市場的老商戶都已經享受免收租金等補償措施。至于幾家從東花市北里菜市場遷來的臨時性商戶,采取3個月一簽合同的形式盡快甩賣庫存。
便民補位加速
一些老菜市場營業了十幾年,雖然為附近居民提供了諸多便利,但通常面臨食品安全難把控、市場環境臟亂差等問題。近年來,北京市各區都在開展關于老菜市場、批發市場的疏解改造工作。以疏解改造后的甘其食超市與原東花市北里菜市場對比,附近居民認為,改造后比舊市場干凈整齊很多,物價和周邊超市相差不多,品類也基本可以滿足日常生活需求。
實際上,近年來北京不斷治理“開墻打洞”、“小散亂污”市場,同時對品牌連鎖化、規范化商業設施做“加法”。就在7月28日,北京市發改委通報了首批共獲2600萬元補助的便民商業網點,項目補助金額從3萬-270萬元不等。記者注意到,商業綜合體項目有5個,補貼金額最高達271.35萬元。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認為,疏解騰退低端市場后,社區居民遇到違規商家、低質量產品的風險降低了,同時商業資源空缺也需要及時補位,如生鮮果蔬、美容美發等滿足日常需求的類別,應該引入品牌化、連鎖化且保障商品品質的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