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綠地控股在山東省投建的雪野湖健康旅游小鎮項目全面啟動建設,計劃用8年時間建設及培育,總投資逾1200億元,預計導入人口15-20萬人,新增就業崗位10萬人,預計建設期稅收120億,建成后每年新增稅收約20億元。
據了解,該項目被山東省、萊蕪市政府確定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先行項目、健康頤養示范省重點項目和國家級特色小鎮標桿項目,規劃業態包括醫療康養、科教創新、旅游度假、文化體驗和體育休閑。
目前已形成了“田園生態頤養區、健康科教宜居區、旅游產城融合區、體育運動休閑區、智灣科技創新區、新興產業示范區、水岸康養度假區”等七大產業分區。
項目首期產業已完成布局,首期產業已完成布局,不夜城商業、特色民宿、度假酒店、科技園區、康養酒店等產業首批啟動,北師大附屬學校、山東中醫藥大學等將于今年底開工。
綠地控股董事長、總裁張玉良認為,特色小鎮不是簡單粗放的房地產開發項目,而是一個產業運營平臺,必須以特色資源和產業為內生驅動。
“這代表了綠地打造特色小鎮的理念——小鎮是一個有機的生態體,基礎設施、建筑實體、特色產業、商業運營、金融資本缺一不可。這恰恰與綠地的優勢相契合。”
據悉,綠地進入山東9年來,在濟南、青島、萊蕪等城市開發項目總建筑面積1305萬平米,其中標志性商業綜合體占40%。濟在南已建成第一高樓303米綠地中心,在建CBD420米綠地山東國際金融中心是山東第一高樓。
而綠地在將特色小鎮作為重點發展方向之后,綠地運營特色小鎮經驗豐富,在2003年即啟建了堪稱“綠地小鎮1.0版”的昆山花橋綠地21城,此后又通過成功的產業導入,打造了南昌國博城、武漢綠地城等第二代綠地小鎮。
近兩年,以上海“綠地長島”為代表的“綠地小鎮3.0版”全面布局,更注重頂層設計、因地制宜,更突出“全產業協同”優勢,通過自有產業平臺搭建整個產城項目的運營體系。目前“綠地小鎮3.0版”已啟建“南灣(浙江寧波杭州灣)、中島(上海長島)、北湖(山東雪野湖)”三大重點戰略項目。
與此同時,綠地特色小鎮項目已實現充足儲備,綠地上半年在寧波杭州灣、西安西咸新區、山東雪野湖以及云南昆明、南京高淳、鄭州新密、河北大廠、南昌贛江新區、成都都江堰、成都峨眉山等地,簽約了一大批特色小鎮項目,涉及土地約40000畝,實現供地近3000畝,預期將在下半年和明年將陸續全面啟動。
本文來源于觀點地產網,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