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而瑞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銷售業績排行前10的房企中,有7家房企5月銷售業績環比均出現下滑;前20名的房企中,有13家房企5月銷售業績環比均出現下滑。
一家華南房企的營銷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表示:“現在在賣的幾個項目業績不太理想,原因有多個,但總體可以歸結為受調控影響。”
隨著限購限貸政策覆蓋的城市逐漸增多、商改住物業遭到嚴格管控、銀行和信托對房企的融資也在收緊,房地產市場進一步降溫。
6月5日,萬科董秘朱旭在5月的銷售業績電話會議上表示:“對下半年房地產市場發展保持謹慎態度,未來形勢可能比想象中更嚴峻。”
萬科最新業績公告顯示,5月實現銷售面積環比下降16.4%至242萬平方米,銷售金額環比下降14.3%至358.9億元。
萬科的業績下滑并非個案。碧桂園5月的銷售金額為400.6億元,環比下降25%;恒大5月的銷售金額為381.9億元,環比上漲0.9%,基本持平。
克而瑞統計數據顯示,除萬科、碧桂園外,保利、綠地、龍湖、中海、綠城、華夏幸福、新城控股、萬達等房企的銷售金額環比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朱旭在6月5日召開的萬科5月銷售業績電話會議上指出,“從不同的城市公司看,除了深圳有新盤入市,導致(5月)銷售金額環比大幅增長外,很多政策收緊城市銷售金額環比有較大幅度下滑,比如東莞公司下滑了57%。”
朱旭透露,由于銀行信貸政策收緊,萬科客戶目前的認購資格受到了很多的限制,以及銀行對住房按揭貸款額度發放的限制,客戶認購后放棄簽約的情況增加。
朱旭表示,從萬科的銷售數據中可以看到,目前一次性付款的客戶占比20%,比2016年有所增加。同時,銷售額中銀行貸款的比重在下降,去年貸款的占比是64%,今年5月份為46%。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告訴第一財經,“目前,強制性的限購限貸等手段逐步退出市場,但流動性趨緊依然會影響購房者的成交行為,也會影響其對樓市預期的判斷。整體而言,一二線城市樓市成交放緩,但沒受到調控影響的三四線城市會迎來一波行情。”
業績跳水已成事實,但行業排名的競爭繼續。
截至今年5月,行業前三名依然是碧桂園、萬科和恒大。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碧桂園共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為2442.2億元,萬科是2280.5億元,恒大是1829.7億元。
萬科總裁郁亮在今年3月的銷售會議上表示,萬科2017年沒有銷售目標,不追求行業第一之位。但這并不意味著,萬科放棄了增長。
今年1~5月,萬科共獲取64個項目,總建筑面積為1154萬平方米,但明顯小于1520萬平方米的銷售規模,公司土地儲備下降300多萬平方米。萬科證券事務代表梁潔坦言,“土地儲備減少雖不影響公司短期經營,但對公司未來業務增長有負面影響。”
根據克而瑞數據,今年前5個月萬科在全國重點開發商累計拿地金額中排在碧桂園和保利后面,拿地金額占累計銷售額比例為23%,比例偏低。朱旭稱,“現在房價有所下降,但是地價并沒有降低,土地市場競爭依然激烈。萬科在土地市場比較熱、房價漲幅非常緩慢的情況下,投資拿地會非常謹慎。”
梁潔表示,公司在拿地方面沒有具體的面積和金額目標,但不希望土地儲備下降。考慮到目前激烈的競爭環境,獲取高地價項目會給企業帶來未來經營壓力,因此萬科會根據市場情況去尋找能夠達到收益要求的項目。“相信隨著政策的收緊、成交放慢,土地的競爭會減弱,公司有可能找到更合適的機會。”
過去行業的回報率比較高,企業都是以內生的擴張,但是現在隨著地價成本越來越高,不同企業的經營差異將越來越明顯,2014年之后,行業內大企業并購顯著增加。朱旭認為,“(行業調整)給大企業留下更多的發展空間,大企業未來占有率上升會更快一些。”而萬科正在等待機會。
本文來源于第一財經日報,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